“全国文明城市”,是我国含金量最高的综合性城市荣誉。对一个城市而言,是一块最具含金量的金字招牌。2017年,吉安市成功荣获了“全国文明城市”荣誉称号。这是吉安大地发生的大事、喜事。荣誉的背后,是无数吉安人辛勤的付出和奉献。
对很多人而言,街头站岗执勤的记忆仍然历历在目,搞卫生清理垃圾的情景恍如昨日。文明城的创建,是众多参与者的集体记忆。2月7日,吉州区古南镇街道太平桥社区干部熊燕琴向记者回想起创城经历,总有说不完的故事。在创城迎检之前,有个“百日攻坚”行动,社区有很多繁琐的具体事务和任务,她和同事们每天早上6时许赶到社区,晚上经常要10时许才拖着一身的疲惫回到家。有一次,他们的社区主任在外做创城的工作,爱人在家照顾小孙女,做饭时因孩子在客厅哭闹,跑去照看一下小孩,结果锅里的油起火,把厨房都烧毁了。可是社区主任还在外忙工作,也没来得及回家处理。
让熊燕琴感动的是,在创城过程中,有大批的志愿者参与其中,这些志愿者大多为社区的居民代表。仅他们社区就有两三百个社区志愿者,经常参与文明城创建。其中一些退休的老党员、居民小组长、楼栋长、业委会委员更是热心参与,为吉安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出力。
据了解,吉安市自2015年启动全国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始终坚持问题导向,持续加大资金投入、健全长效机制、完善城市功能、改善人居环境、提升城市品位和市民文明素养,推动整改或处理市中心城区各类创建问题3689起,为市民解决问题1060个,对老井冈山大桥、200余条小街小巷、283个无物业管理老旧小区进行了改造……全面推进城市环境更优美,产业更发达,交通更便捷,服务更健全,保障更完善,示范带动了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捷报频传。
如今,吉安虽已是全国文明城市,但创城之路永远在路上。因为一个城市的文明水平可以不断提升,市民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永无止境。只要每个人从自身做起、自觉参与到文明进程的创建中,吉安将一直是一个令人向往的城市。吉安这块“全国文明城市”的金字招牌将一直熠熠生辉。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新出网证(赣)字05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国新网3612006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