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讯 (贺晓梅)优秀的传统特色文化,如何才能得到更好的保护与传承?10月14日上午,由青原区文化馆与青原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主办的非遗宣传进校园活动,在青原区实验小学展开。
“哇,这么大的油饼,你们说这油饼能吃吗?”当天上午,不少学生围在展板前,对青原古法油槽榨油技艺这一“非遗”项目表现出极大的兴趣。“肯定不能吃啊,黑乎乎的,再说人家是榨油的,哪里能吃?”一学生的回答立刻引来同伴的点头。东固传统造像、渼陂彩擎、喊船……展板上,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将孩子们带入到了一个精彩的“非遗”世界。“知道了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学到了以前课堂上学不到的东西”,来自该校六(1)班的陈悦觉得自己“收获特别多”。
据了解,这种把“非遗”搬进校园的活动从10月10日开始,至当天已持续5天。期间,青原区文化馆的工作人员化身“非遗”宣传员,先后深入青原区天玉小学、富滩小学、值夏小学等近10所学校。通过播放非遗宣传片、非遗图片展等方式,让孩子们对传统文化多了一种别样的体验,由此在孩子们心里播下“非遗”保护的种子。
数据显示,截至目前,青原区已有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9个。其中,东固传统造像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青原渼陂彩擎、青原喊船、青原烟花傀儡、青原箍俚龙、青原东固二月二庙会等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或“中国江西网”、“大江网”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中国江西网,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2、凡本网注明“中国江西网讯[XXX报]”或“中国江西网-XXX报”的所有作品,版权均属于江西日报社,未经本网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已经本网授权使用作品的,应在授权范围内使用,并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XXX报”。违反上述声明者,本网将追究其相关法律责任。
3、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中国江西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转载其他媒体之稿件,意在为公众提供免费服务,不授权任何机构、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转载、截取、复制和使用。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4、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30日内进行。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
| 关于我们 | 广告服务 |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赣B2--20100072 备案号:赣ICP备05005386号-1 药品信息服务证 赣网文[2018]3167-034 (总)网出证(赣)字009号 网络视听许可证1406143号 36120170002 江西日报社中国江西网版权所有,未经允许不得复制或镜像 中国互联网举报中心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