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重在疫情防控”,长远“要在经济发展”。2月13日,记者从及安市工信局采访获悉,该市紧扣“疫情防控打胜仗、经济发展紧跟上”目标,在做好疫情防控前提下,有序推动工业企业开工复工,千方百计降低疫情对经济运行带来的影响,做到疫情防控和经济发展“两手抓、两手硬”“两兼顾、两促进”。
筑牢疫情防控底线,把好企业“安全关”。把疫情防控放在优先位置,是企业复工复产坚持的底线思维。制定完善的防疫举措是复工复产的第一道安全关,从严落实疫情防控和健康保护措施,坚决做到复工前“六个必须”,即必须制定企业疫情防控和复工生产方案、必须建立企业疫情防控工作机制、必须排查全体职工假期期间流动情况、必须对企业所有区域进行消杀防疫处理、必须做好物资储备工作、必须加强企业安全生产管理;复工日“四个到位”,即联防联控承诺到位、职工检测到位、人员管控到位、防疫知识宣讲到位;复工后“四个坚持”,即坚持严格人员出入厂、坚持厂区消杀防疫、坚持疫情防控宣传引导、坚持每日报告制度,确保两个“不再有”,即不再有新的外部输入、不再有新的内部扩散。连日来,该市工信系统树牢“一盘棋”思想,加强联防联控,确保防控措施落实到位。生产期间,督促各工业企业坚持每日全体人员测量体温;坚持每日上班前、下班后消杀防疫;坚持对每日进出人员和车辆登记、消杀防疫;坚持每日向属地政府、村(居)和工信部门报告情况,确保做好复工期间的疫情防控。
保障企业复工需求,稳住经济“定盘星”。只有稳住经济平稳运行,疫情防控才更顺畅、更有战斗力。统筹考虑企业复工复产各项需求,市工信局精心准备、周密部署,全力抓实抓细企业复工生产和项目建设。按照“分类安排、把握标准,审核把关、规范运行”的要求,及时协调解决企业复工生产经营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积极做好企业生产煤、电、油、气、运生产保障以及米面油等生活必需品供应要素保障工作,全力推进企业复工生产,力争把疫情影响降到最低。2月10日,该市合力泰全面复工复产,因春节和疫情影响积压的订单释放,各厂区生产车间机器轰鸣,正忙碌地生产作业,加班加点保产出,全力以赴完成年度目标。按照“突出重点、对照标准,抓紧准备、规范启动”的要求,大力实施“项目建设提速年”活动,进一步树牢“项目为王”理念,聚焦“5020”等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重大产业项目,推动重大项目建设提速提质提效。目前,该市优选了20个重大产业项目强力推进,纳入省重点调度的8个,投资总额均在20亿元以上,其中50亿元及以上项目有6个,极大稳固经济发展“压舱石”。
提振企业发展信心,精准施策“稳预期”。“信心比黄金更重要”。为切实有效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市工信局牵头研究制定了《关于应对疫情影响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从开辟绿色通道、加大金融支持、稳定企业生产、减轻企业负担四个方面,精准制定18条硬核举措支持企业发展,并利用“赣服通”和“互联网+”手段,开展不见面审批、在线招工等,竭尽全力帮助企业排忧解难、渡过难关,缓解企业压力、稳定发展预期。疫情期间,对企业未及时缴纳社会保险费(含补缴以前年月欠费),可在疫情解除后3个月内补缴,逾期期间免收滞纳金和利息;对因疫情影响暂时遇到困难的企业,以延期、续贷以及再贷款优惠利率等方式予以支持。“政府的支持,给我们吃了‘定心丸’,相信防疫战能打赢,生产经营指标也能赢。”吉安立讯智造负责人信心满满地说。(卢慧、记者徐瑞春)
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