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州区养老服务中心的鸟瞰图(记者曾謇摄)
今年6月,吉水县金滩镇白鹭村“爱心家园”工程完工,许迭洪、孙发仔、周润仔等6户分散供养五保户欢欢喜喜入住新房。
无独有偶,安福县严田镇岭溪村贫困户肖站文,告别了上世纪60年代建的土坯房,住进了整洁明亮的新房。近日,他激动地说:“以后再也不担心漏雨,冬天不再冻得发抖了,我感觉特别暖心。”
告别“老破旧”,住上新房,吉安市大力推进的农村危房改造工程,不仅仅实现了群众“居者有其屋”的梦想,更点燃了贫困群众对生活的希望。据统计,从2013年至2020年,该市共改造完成农村危房改造任务16.5万余户,安排改造资金246960.25万元,满足了该市四类重点对象农村危房改造需求。11月底,记者进行采访,了解该市如何将农村危房改造工程打造成脱贫攻坚战的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和幸福工程。
应改尽改让政策的温暖送到每一个角落
农村危房改造关系到群众的切身利益,早在2009年,该市就着力部署、推进这项工作。今年,该市在原有的基础上,出台了《吉安市2020年度农村危房改造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聚焦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农村分散供养特困人员、贫困残疾人家庭等4类重点对象的农村危房改造工作。
推进工作,首先要摸清“家底”。2013年以来,该市先后组织各县(市、区)政府及住建部门多次开展全市范围的农村危旧土坯房调查摸底工作。按照村组评议、乡镇复核、县级审定的“三级认定”和县、乡、村“三级公示”程序,市级重点抽查核实后确定名单,将所有需要改造的住房建档立卡,建立统一台账,实行销号制。
真金白银惠民生,根据《方案》,该市将住房情况分为危房户(鉴定为C级局部危房、D级整栋危房)和无房户。对此,该市制定“三类模式”因户施策进行改造:针对特别困难、住房条件差的低保户、五保户、孤寡老人等特殊困难群体,采取政府兜底、乡村代建等方式进行安置。对有人居住的D级危房、年久失修且无人居住的危旧土坯房予以拆除建新,其中,建档立卡贫困户和分散供养特困人员每户可获得不低于2.2万元的补助,低保户每户可获得不低于2万元补助,建档立卡贫困户、低保户、分散供养特困人员三类对象中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还可增加补助。有人居住整体质量较好的危旧土坯房,通过完善内部改造、提升居住功能等方式,进行维修加固,每户补助不低于5000元。此外,对那些具有传承历史文化意义,或被列为国家及省、市文物保护单位的,进行保护性修缮。
“我们的政策是应改尽改,从这几年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我们的决心和成效。”市住建局相关工作人员说,从汇总表中看到,2009年至2020年,该市年完成农村危房改造数在6万至数百户不等,一个个数字记录着变化,反映着贫困群众居有其屋的获得感。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