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党的好政策,圆了我孙女的大学梦。”12月14日,记者来到吉水县鉴湖社区城镇脱贫解困户杨寿仔家中,只见他紧紧拉着帮扶干部江善锦的手,连连感谢。杨寿仔夫妻年迈,儿子不仅残疾还患有精神疾病,常年需要服药。今年高考结束,其孙女芸芸被南昌理工学院录取。这本是件高兴的事,却因为凑不齐学费而让一家人一筹莫展。
江善锦是杨寿仔家的帮扶干部,了解到他家的情况后,江善锦便详细了解他家目前可以享受的教育资助。最后他给芸芸送上了5000元爱心企业资助金,并告诉芸芸教育扶贫政策及生源地助学贷款办理流程,还鼓励她要努力学习,学有所成后回报社会。
这是我市对城镇贫困群众子女教育加大救助力度,助力城镇贫困群众脱贫解困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为确保我市城镇贫困群众子女能有学上、上好学,市教体局以资助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和义务教育无因贫困辍学为工作目标,认真开展城镇贫困群众子女教育扶贫工作。
上学路上一个都不能少。市教体局落实责任主体、形成部门合力,扎实做好控辍保学工作。建立了由教体局牵头,财政、扶贫、公安、司法等部门联动的控辍保学机制,明确部门职责,形成控辍保学的基本体系;积极开展控辍保学夏季攻坚和秋冬巩固行动,重点对疑似辍学学生和建档立卡贫困学生就读情况进村入户进行反复核实,消除辍学隐患;建立学校、县教体局、扶贫部门信息比对制度,重点督战贫困户学生,逐校摸清辍学学生底数、类型,细化明确解决辍学问题的时间表和路线图;充分运用全省学籍管理账户控辍保学台账系统,切实做好辍学学生管理工作。截至目前,全市控辍保学台账疑似辍学人数5409人,其中包含建档立卡户学生612人,已全部核查销号,建档立卡贫困户子女无一人辍学。
“应帮尽帮”,实现精准实施资助全覆盖。各县(市、区)教体局加强与民政部门的信息共享和工作联系机制,做好城镇困难群众子女就读情况摸排和数据比对工作,做到精准识别,精准资助。市教体局组织各地各校开展“万师访万家”活动,组织中小学教师走村入户宣传资助政策,摸排需要受资助学生信息。在普通高中录取期间,我市采取在录取通知书上打印学生享受免学杂费政策的方式,给新生进行温馨提示,并主动与扶贫、残联和民政部门对接,及时核定享受资助学生信息。同时,努力做好圆梦助学工作。我市圆梦助学自2013年设立至今,筹措资金2785.526万元,资助贫困家庭学生共4911人,发放资助金1662.1万元。截至目前,在各级资助政策帮助下,全市城镇贫困群众子女共落实从学前到中职资助资金1698.82万元,受助学生17935人(次)。 (记者曾诗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