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把多余的枝剪掉,才能控制其矮化,让它们促分枝,从而提高产量。”春节长假刚过,永丰县古县镇西岭村的郭宇林正忙着在自家的药材基地为吴茱萸剪枝,虽然只有左手,但他动作娴熟,脸上更是藏不住的喜悦。
1963年出生的郭宇林,青年时因一场意外导致右手臂三级残疾。之后,为了谋生的他创办了一家米厂,却亏损了七八万元。“当时日子过得非常艰苦,还需要靠女儿在福建打工来补贴家用。”谈起当年的情景,老郭红了眼眶。
2014年,老郭被评为贫困户,一家的生活也迎来了转变。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他承包了村里的一百多亩果园,种植板栗树、桃树、杨梅树等经济作物,大力发展果业。“我就是要靠自己的左手去创业,闯出名堂来,让人家看到我们残疾人不比他们差。”老郭坚定地说。凭着多年丰富的种植经验和一股吃苦耐劳、永不服输的劲头,老郭2015年成功甩掉了贫困的帽子。
脱贫摘帽不是终点,而是新生活的起点。2018年,郭宇林看到吴茱萸市场前景广阔,便主动外出学习种植技术,发展中药材产业。“我在吉水县八都镇看到一个广西人种了30多亩吴茱萸,每年有几十万元收入。而自己种植的板栗树开始老化,产量越来越低,一年卖不到两万元。”老郭告诉记者,经过一番实地考察后,他决定对果园进行改造,改种吴茱萸。
吴茱萸种下后,老郭一心扑在了基地上,把它们当做孩子般细心呵护,带领家人早出晚归,对吴茱萸进行剪枝、除草、施肥、防治病虫害。老郭的精心管理得到了回报,2020年,基地的吴茱萸产量达200余斤,收入近2万元。在创业的过程中,老郭还积极反哺社会,吸纳村里贫困户到基地务工,指导他们种植果树和中药材,带领大家一起脱贫致富。胡怀玉就是其中之一,其告诉记者,碰到施肥、除草、收果等农忙期,老郭便邀请他们到基地务工,工资一天130元,一年收入有1万多元。
“去年受疫情影响吴茱萸收购价格有所下降,今年产量肯定要翻番,预计能有十万元左右收入。”望着自己亲手种下的近7000株吴茱萸,老郭对未来充满信心,“现在子女都在县城工作,我们也建了新房,今后的日子一定会越过越红火!”(记者罗来刚)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