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宜黄讯(记者李耀文 通讯员尹文兵)3月23日,宜黄县东陂镇黄柏岭村红军讲堂内,前来参观学习的宜黄县党员干部,在《十送红军》的背景音乐中,认真听着村党支部书记徐志峰讲解发生在黄柏岭的红色故事。自开展党史学习教育以来,像这样的讲课,徐志峰每天都要讲一到两次,先后有2000多名党员干部现场聆听。
宜黄是一片革命的热土,第四次反“围剿”期间,著名的黄陂战役、东陂战役就发生在这片红土地上。2020年8月,黄陂镇蛟湖村、东陂镇黄柏岭村被列为全省首批红色美丽村庄建设试点村。以此为契机,宜黄县紧紧围绕传承红色基因、弘扬苏区精神,加强红色村党组织建设,充分依托当地丰富的红色资源优势规划建设村庄,因地制宜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推进党史学习教育,着力打造“过去有红色故事、当代有蓬勃新貌”的示范村。
筑牢基层堡垒。该县坚持以党建为抓手,着力打造过硬党员队伍,筑牢党支部战斗堡垒,选优配强村两委成员,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党员开展一系列学习。推出党员红色先锋岗,成立党员红色服务队,积极开展“共产党员户”挂牌和“共产党员示范户”争创活动,帮助群众办好事实事,让党员成为群众身边最具活力的“红色细胞”。2020年,黄柏岭村党支部获评全县优秀基层党组织。
唱响红色品牌。该县制定《宜黄县黄陂镇蛟湖村和东陂镇黄柏岭村红色名村建设实施方案》,充分挖掘第四次反“围剿”主战场丰富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保护修缮红色遗址遗迹,打造党建品牌,抓好红色教育,发展红色旅游。在蛟湖村,红色名村建设如火如荼,红军医院、纪念馆、红军井、哨卡等红色景点正在进行还原修复。黄柏岭村对红一方面军总部会议旧址、东陂战役主战场遗址、红军小道、红军伤病员住址旧址等红色遗址进行修缮,以第四次反“围剿”东陂战役为主题,打造黄柏岭革命传统教育、爱国主义教育、党风廉政教育基地和党性教育现场教学点。目前,自发前往两个村参观学习的党员干部超过4000人次。
激活特色产业。该县实施“党建+特色产业+村集体经济”发展模式,利用打造红色名村的契机,大力发展红色旅游和特色产业,不断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黄柏岭村引进种植了高山生态大米和七彩水稻;蛟湖村发展林下经济,因地制宜种植了黄精等中药材。据统计,2020年,黄柏岭村和蛟湖村的村集体经济收入分别突破了50万元和10万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