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亚男、信息日报/信息日报客户端记者黄玉龙/文
近日,余干县一中学学生家长反映,其孩子所在学校要求毕业班学生每人捐款30元,钱虽然不多,但有强制之嫌。家长找到校方反映,班主任表示捐款是学生的自发行为,之后与家长发生争执,并将家长踢出微信群。对此,余干县教体局介入处理,校方回应确系学生自发行为,目前已叫停捐款,并要求将钱款全部退回,涉事老师已经作出深刻检讨并获得家长谅解,家长也被重新邀请入群。
反映
班级让每名学生捐款30元,家长质疑被踢出群
家长洪女士反映,孩子在余干县沙港中学读初三,马上就要毕业了,被通知交30元“捐款”,这些钱是“捐给”学校的。洪女士对此提出异议,她觉得学校并没有遇到什么困难,通知孩子交钱有“强制收费”的嫌疑,这样做不合适。洪女士找到班主任提出疑问,结果被踢出了家长群。
之后班主任与洪女士又进行了沟通,班主任称此次捐款并不是强制的,交钱是自愿的,同时又表示,其他学生都交了钱,只有洪女士的孩子没交钱。洪女士认为这形成了“道德绑架”,毕竟孩子并没有收入,都是家长的钱,就算孩子自愿捐款,也不能强制所有学生统一执行。30元钱看似不多,但毕业生人数有近千,总钱数不少,洪女士希望教育主管部门能够引起重视。
调查
系初三年级学生倡议自愿为母校捐赠毕业纪念物
针对洪女士反映的问题,《问政江西》平台联系了余干县教体局,该局立即进行了调查核实。
据查,今年5月17日,沙港中学初三年级部分学生倡议,在即将毕业之际,开展为母校捐赠毕业纪念物活动。为避免引起家长、学生误会,倡议书中特别强调捐赠行为“完全自愿”,并规定捐赠款项最高不得超过30元。活动开展以后,得到不少初三学生家长的支持,但个别家长对此活动有不同看法,产生抱怨情绪,认为活动带有“道德绑架”意味,并进行了投诉。
处理
责令退回所收款项,涉事教师重新拉家长入群
县教体局监察室田主任表示,教体局工作人员已叫停捐款行动,并责成校方立即妥善处理,涉事老师也与投诉家长友好沟通,双方已消除误会,同时还责令沙港中学今后不得再组织类似捐款活动。
就此事,记者联系了沙港中学胡校长,他表示,相关问题确实发生了,目前校方已进行了妥善处理。
胡校长介绍,5月17日,初三部分学生倡议在毕业之际开展为母校捐赠毕业纪念物活动,倡议书中特别强调捐赠行为“完全自愿”。活动开展以后,个别家长对此活动有不同看法,产生抱怨情绪,在与班主任交流沟通中产生语言上的误会和冲突。余干县教体局专程派人来学校调查并勒令整改,学校立即召开了领导班子会议。
学校对涉事班主任作出了严厉批评,让其深刻认识踢家长出群行为的错误,责令其与投诉家长真诚友好沟通,并重新拉家长入群。同时要求各班立即停止捐款活动,已经捐款的一分不少地退还学生或家长,并要求所有干部和老师深刻反思,坚决杜绝此类事件再次发生。
网友们有相关诉求、建言和意见,可通过《问政江西》(江西省“五型”政府建设扩大社会参与加强社会监督平台)投诉举报通道反映,热线电话:0791-86849600、86847516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