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修雕塑
纪念活动现场
欧阳修故里夜景(本文图片由刘浩军摄)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期间来到三苏祠,了解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三人的生平、主要文学成就和家训家风等,并指出,家风家教是一个家庭最宝贵的财富,是留给子孙后代最好的遗产。“三苏”的成名,得益于欧阳修的赏识和推誉。欧阳修是庐陵文化的杰出代表,近日,永丰县正在举办纪念欧阳修诞辰1015周年系列主题活动。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庐陵,探寻欧阳修家族的家风密码。
——编者
泷江,是江西省永丰县一条名不见经传的小河,却因为一个人,一个家族,一块阡表,而融入历史的长河里,涓涓不息……
这里是欧阳修的祖地,诞生出一个崇文重教、诗书传家的“世家大族”,这个家族世代传承着“以忠事君、以孝事亲、以廉为吏、以学立身”的优良家风。
正是得益于严谨的家风家教,欧阳修的一生能够以天下大事为己任,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黜陟,坚守信仰,忧国爱民……
当我们细细品读这个家族的历史资料时,可以从中看出几代人宽广丰富的情感世界、光明磊落的处事风格、正直善良的人文关怀和质朴高尚的品行操守,让我们感受到这种家风家教持久而深厚的力量。
画荻教子
母传遗训
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的夏天,欧阳修诞生在四川绵州(今绵阳)一名军事推官的公家宿舍里,拥有一个幸福美满的家庭。
但不幸的是,欧阳修四岁时,父亲就病逝了。父亲官位不高,俸禄不多,死后萧条,家无长物,甚至没有一间房屋和一块土地,用以维持家人的生计。用母亲郑氏的话来说就是:“故其亡也,无一瓦之覆、一垄之植,以庇而为生。”(欧阳修《泷冈阡表》)
回乡归葬亡亲之后,孤儿寡母过上异常艰辛的日子。无奈之下,他们只得千里迢迢投奔远在随州(今湖北随县)当推官的叔父欧阳晔。那时欧阳修便从母亲和叔父那里听说过家族忠信孝友的家风美德事迹,得知了祖父辈耕读传家“一门五进士”的传奇故事……
欧阳修的曾祖父欧阳郴曾做过南唐时期的武昌令、吉州军事衙推,最后于吉州安家筑室,隐居山村。欧阳郴教子有方,家风优良,诗书气盛,造就出一个诗书传家、薪火不绝的书香门第。
欧阳郴生育了八个儿子,其中五个儿子在官场上建立功名,子孙辈中共有五人考中进士,使欧阳家族跻身庐陵“世家大族”。
童年的欧阳修是在苦水里泡大的,家里无钱购置笔墨文具,更不能奢望上私塾。好在母亲郑氏知书达理,坚韧而慈爱。她靠着自己勤劳的双手,哺育孩子,并用最原始的方式教子识字,承担起孩子的启蒙教育。
大中祥符三年(公元1010年)秋天,泷江河畔的荻花丛中,一位身着素色布衣的年轻母亲,带着四岁的孩子来到河边,折荻秆作笔,以沙盘当纸,他们蜷伏在沙地上,一笔一画识字学文。那一大片白茸茸的荻花,在阳光照耀下似流泻的银光,泷江河水静静地流淌着,直至霞光铺染江面……
当别人家的孩子用毛笔和纸张练字时,欧阳修只能用荻秆在沙盘上反复练字,字写满一片,用手一抹,又是一张崭新的“纸页”了。那个时候,欧阳修是多么渴望能有一支笔和一张纸呀!
这就是著名的“欧母画荻”的故事。而因为教子有方,欧母也与孟母、岳母、陶母并称中国古代的四大贤母。她的事迹载入了《宋史》当中。
欧阳修在母亲的悉心教诲下,特别懂事,经常向邻居借书抄读,他常常因为读书入迷,以至于忘记了吃饭睡觉,通过奋发苦读,终于考取了功名。
欧阳修在朝廷做官时,敢于同保守势力作斗争,积极支持范仲淹推行革新变法,并因此被贬至偏远山区小县,郑氏没有抱怨,而是宽慰儿子说:“吾儿不能苟合于世,俭薄所以居患难也。”其后修贬夷陵,欧母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贫贱也,吾处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欧阳修《泷冈阡表》)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