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一季度GDP增速居全省第三、利用外资居全省第二、商品零售额居全省第八......江西省一季度经济数据出炉,井冈山多项指标名列前茅,成绩十分亮眼。
井冈山是革命老区、边远山区、脱贫地区,发展基础十分薄弱,而数字经济创新性高、渗透性强、覆盖性广,是重塑经济结构的新赛道。
一年来,井冈山直面“三区叠加”劣势,发扬“实事求是闯新路”的井冈山精神,以非凡的决心和魄力在数字经济新赛道上争先率先,让数字经济“加速度”引领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新征程。
数字立业工业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瞄准电子信息、智能制造、食品加工“1+2”主导产业,紧盯贡献大、有实力、无污染项目”井冈山以数字经济立业,目标清晰,方向明确。
2月18日,总投资约30亿元的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井冈山新校区暨井冈山先锋数字经济产业园项目正式签约。项目从洽谈到签约仅用时28天,10天完成1200余亩用地征收,41天实现开工建设,跑出了项目建设的新“井冈速度”。
惊人的速度背后往往是惊人的付出。“项目所在地50多名镇村干部,从早上7点到晚上10点,一直扑在工地,晴天拼命干、雨天巧着干、夜里挑灯干,短时间内完成征地工作为项目顺利开工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拿山镇党委书记王小辉说。
“今天是项目开工的第51天,后天我们会完成首栋软件工程施工的封顶,基本上到6月底,建筑主体14栋都可以完成封顶”井冈山先锋数字产业园科技有限公司总裁张楚苗告诉记者。
9月,江西软件职业技术大学井冈山数字经济产业学院将迎来首批2000名师生入驻。井冈山数字经济产业园也将引进50家以上软件企业的研发中心入驻,孵化30家以上创新型软件企业,实施区块链“十大重点工程”,致力于打造江西区块链产业发展高地、国内领先的区块链产业基地。
数字兴旅红色旅游增添科技魅力
五一期间,井冈山笔架山红色情境体验园正式开放,体验园立足景区丰富的绿色资源和山下行洲村独特的红色资源,运用AR/VR/XR等新技术,推出了大型XR情境解秘剧《觉醒》等体验项目。
游客进入园内拿起手机扫描,就可以通过手机上的红军导览员,沉浸式体验笔架山的红色文化。同时,通过现场抽取角色卡,利用微信小程序与现场的环境进行互动,寻找红色物件,参观红色景点。
“我们希望通过对已有景区进行数字化赋能,打造多元化文旅项目,充分展现景区文化内涵的同时,为广大游客带来绿色生态新视觉、红色旅游新体验、人生觉醒新感悟”井冈山旅游发展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诗鹏介绍道。
杜鹃广场上,总投资5000万元、建设面积2000平方米的“元宇宙——境界井冈山”也拔地而起。不久,游客将在里面通过人机互动、虚拟空间和实景体验的相结合的数字化游览体验方式,感受井冈山深厚的红色历史和秀美的自然风光。
此外,井冈山还全力实施智慧旅游建设,游客只需扫描二维码,进入智慧井冈微官网,就可享受网络订票、订房、订餐、订购等一站式智能服务,做到景区管理一屏掌控,景区导引一键到位,实现“一部手机游井冈”。
数字惠农优特农产品走进直播间
“直播间的宝宝们,大家好!我是黄坳村党支部书记范石云,井冈山翠竹,大家都听过,井冈冬笋、井冈烟笋其实也是当地数一数二的土特产,下面我来给大家好好介绍一下……”范书记说起竹笋,滔滔不绝,最多的时候,一个晚上就卖了1万多元。
连日来,井冈山掀起了一轮直播带货潮,直播间成为了干部的“赛马场”,驻村第一书记、村支书、选调生等纷纷走进抖音直播间,助力井冈山农产品线上销售。
黄坳的冬笋、古城的苔藓、东上的蜂蜜、拿山的蜜柚……50余类井冈山特色农产品走进直播间,运用数字直播方式销售,改变了以往“酒香也怕巷子深”的局面。
据了解,自井冈山直播经济总部大楼正式启用以来,井冈山已组建培育了16支以乡镇干部为基础的直播队伍。后续将孵化更多的本土直播人才,力争打造一支新型直播人才队伍。
“这两年井冈山土特产线下的销售受疫情影响比较大。我们把目光转向了电商直播,希望在直播间里开辟一个全新的销售空间”井冈山鑫农产业发展有限公司董事长刘俊卿介绍。令人惊喜的是,如今不仅打开了农产品的网上销售渠道,网销规则对食品标准化的高要求,倒逼井冈山农业产业链加快技术升级步伐。
昔日革命摇篮,今朝数字新城。念好“数字经”,摁下“快捷键”,如今的井冈山,已处处活跃着数字经济的价值因子,涌动着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的澎湃动能。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