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越千年庐陵,寻梦诗画吉安。如今的吉安焕然一新,正以崭新的姿态迎接八方游客。
近年来,吉安市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建设旅游强省的决策部署,充分挖掘庐陵文化内涵,做好文旅融合文章,全力推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随着,“全景吉安、全域旅游”的发展战略大力推进实施,红色旅游、乡村旅游、城市旅游、生态旅游、科技旅游活力竞相迸发,实现了从红色吉安到多彩吉安的生动蜕变。
数据显示,2021年,吉安市共接待游客1.09亿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75.56亿元,分别增长25.7%和37.2%。截至今年4月,全市接待游客2518.06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243.01亿元。
打造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云上红博”“科技红博”“创意红博”……2021年,中国红博会在吉安成功承办。这是一次红色旅游集中展示的盛会,是一次红色精神集中传承的盛典,也是一次问道红色旅游高质量发展的思想碰撞。
吉安是旅游资源大市。市第五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强化抓旅游就是抓发展、抓旅游就是抓民生的鲜明导向,深化“全景吉安、全域旅游”战略,聚力打造世界红色旅游目的地、国际知名旅游休闲度假区。
坚持规划先行,强化项目带动,做好旅游文章。近年来,吉安坚持项目为王,全力打好旅游项目建设“推进战”,一批优质景区建设完成、投入运营。以中心城区高铁新区城市旅游综合体为核心,吉安已形成了昌吉赣高铁旅游带、赣江百里风光带为纽带的“一核两带”集聚区格局,建成了吉州窑、羊狮慕、恩江古城、蜀口洲生态岛、金果世界等全域覆盖的15个旅游集聚区,完成投资近40亿元。
“船行诗画里,梦游两千年”,往日吉安市民熟悉的古后河,如今通过旅游景观带打造,已成为一条梦幻的庐陵文化沉浸式体验之河,热度迅速飙升。吉安的变化有目共睹,吉安的诗和远方触手可及。市民们纷纷感慨,不用出远门,吉安美景也让人沉醉。
吉安着眼于优选社会资本参与项目开发,加大文旅项目招引力度,前往惠州、深圳等地开展旅游推介和招商活动,仅去年一年共开展产业链招商3场,引进文旅产业项目19个。近年来,全市共落户旅游项目35个,总投资达121亿元,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6个。十里芳菲·钓源古村改造提升项目、羊狮慕二期金牌山景区、吉水桃花岛景区等一批新景点建成开放,进一步促进了文旅项目提质增量。
吉安以大项目支撑大旅游,推动重点景区串点成线。在较短时间内,高质高效完成了桐坪飞行小镇·云天麓谷景区、吉州窑景区、羊狮慕幸福小镇,以及后河·梦回庐陵景区等一批重点项目的提升改造建设,而且成功引进了中青旅、十里芳菲、驴妈妈等全国一流的文旅企业入驻吉安。全市构建起以15个旅游集聚区、20个旅游特色小镇、50个旅游特色村为核心的全域旅游产品体系,吉安文旅融合的成果看得见、摸得着,品得出味道。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