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安是孕育庐陵文化的人文故郡,有着大量底蕴深厚的传统村落。全市目前已入选传统村落的村有120个,其中,国家级传统村落72个、省级传统村落48个,占全省的1/5。为保护利用好传统村落,吉安市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原则,在保护中发展,在发展中保护,传统村落“旧貌”换“新颜”。
出台保护政策,压实保护责任,厚植传统村落保护土壤
吉安市委第五次党代会提出建设红色基因传承示范区,并强调传承红色基因要与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特别是庐陵文化相结合,打造留得住乡愁的美丽吉安。市委始终把党的领导贯彻到保护传承工作的各个环节,压实县、乡、村三级党组织保护责任。市委要求各县(市、区)成立传统村落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工作机制,把传统村落保护纳入生态文明建设考核内容;同时,以《江西省传统村落保护条例》为遵循,结合市情,出台《吉安市传统村落保护利用整体实施方案》。政策法规的出台,为吉安市做好传统村落保护提供了政策保障。
注重科学规划,落实资金保障,帮扶传统村落发展造血
近年来,市住建局、市文广新旅局等部门就传统村落保护多次开展调研,以合理规划传统村落保护工作。目前,72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中,前四批41个中国传统村落均完成规划编制和报批。吉州区钓源古村、青原区渼陂古村、永丰县恩江古城等一批传统村落得到活化利用。近年来,该市共争取国家传统村落保护中央财政资金1.23亿元,国家文物专项资金1.15亿元,省级文物专项资金近1500万元。
妥善开发利用,突出文化传承,演绎传统村落活化蝶变
吉安市统筹好保护、利用和传承的关系,让历史文化在保护中更好传承,激活传统村落潜在价值;挖掘庐陵文化资源,推动庐陵文化与特色乡村游相结合;青原区分别在渼陂古村、陂下古村、东固畲乡三地组织庐陵文化旅游节,推动传统村落的文化传承;赓续红色基因,依托传统村落的“红色文化”遗存,把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纳入传统村落建设;推动文旅融合,利用传统村落“红古绿”自然风韵,融入全域旅游发展。截至目前,在传统村落中,该市共打造国家4A级景区5个、3A级景区1个,省级4A级乡村旅游点5个、3A级乡村旅游点10个。(江村轩)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