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吉安市党政代表团密集学习考察,从赣州到东莞,学习改革创新真经,推进对口合作走深走实,以突围发展“等不起”、对标先进“坐不住”、争先进位“慢不得”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抢抓机遇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
考察学习回来的第一时间,吉安市举办了“1269”行动计划吉安市优强重点产业项目签约活动,签约项目50个,签约金额844亿元,为吉安高质量发展筑牢新支撑、注入新动能。时隔十天,吉安市70个重大工业项目开工,总投资602亿元,持续释放“抓项目、强工业、抓招商”的强烈信号。
省委十五届四次全会提出,要打造“三大高地”、实施“五大战略”,“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对吉安而言,这既是重大责任,更是重要机遇。
省委有要求,吉安抓落实。吉安通过加强与赣州联动发展,深化与东莞对口合作,聚力建设赣江中游生态经济带,做到双城联动、融入湾区、挺起脊梁,以高水平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据悉,吉安市拟定与赣州在产业互促、设施互通、游客互送、干部互派、民生互惠等方面24项合作清单,明确与东莞在产业合作、生态文明建设、公共事业、合作机制等方面34项具体合作事项。
产业,是发展的根基。该市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上持续用力,聚焦发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和生物医药制造、先进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绿色食品“1+4”主导产业,力争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年均增长10%左右。围绕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全域化布局、全链式发展,推动产业链、创新链、人才链、政策链、资金链“五链融合”,运作好产业联盟、研究院、产品检验检测中心“三驾马车”,促进“芯光屏板链智网”融合发展,加快向数字转型、终端延伸、高端迈进,实现量质齐升,打造全国有影响力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
项目,是发展的“牛鼻子”。在强攻重大项目建设上,该市树牢“项目为王”理念,推行重大工业项目开工点将赛、擂台赛“双赛制”,通过源源不断的大项目、好项目,集聚“不怕点将、争当擂主”的底气。目前,吉安市抢抓项目建设黄金期,加快在建项目建设,力争三季度重大项目完成年度计划投资85%以上,确保鲁丽等重大项目全线按时投产。加快项目前期工作,推动长赣高铁、抽水蓄能电站等重大工程尽早开工。
服务,是发展的土壤。该市持续加大企业帮扶力度,实施领导干部联点帮扶企业、企业特派员大走访等行动,坚持亲清连心政企恳谈会制度,建立问题收集、跟踪督办、企业评价、通报考核“四个机制”,切实为企业办实事解难题,今年已市县联动举办政企恳谈会27期,解决企业问题3000多个。吉安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强化资金、用工、用能等要素保障,推动惠企政策免申即享、直达快享。(记者罗仁瑾)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