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吉安头条客户端讯 通讯员范孝明、陈亮、记者曾庆扬报道:记者从吉安市人社局获悉,今年以来,吉安市人社部门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升级“一号改革工程”,补短板、强弱项,创特色、树品牌,切实提升人社管理服务水平,在推动劳动力市场监管提质增效方面形成了一批改革创新成果,有效促进了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
“共享用工”搭建平台解难题
有的企业员工没活干,而有的企业有活却没人干,这是不少生产经营存在淡旺季特征的企业所面临的一道难题,对此,吉安人社部门积极探索推出的“共享用工”模式,通过搭建起企业、劳动者、人社部门三方互通互助平台,为企业阶段性富余劳动力余缺调剂,有效缓解了季节性“用工荒”和“闲得慌”用工矛盾。
为了方便企业发布用工余缺调剂需求信息,吉安市人社局依托“吉岗即聘”公共就业创业服务平台,设立了“共享用工”模块,相关企业只要在该平台发布用工余缺调剂需求信息,就能实现供需信息精准对接,形成合作共赢的良性闭环局势。据悉,目前该平台已有62家企业发布了134个岗位(工种)的余缺信息。
不仅如此,吉安人社部门还建立了“双轨”对接服务机制,做好企业间共享用工对接公共服务,按需组织专场对接活动,高效解决企业紧急缺工和劳动者稳收入问题,不少企业从中受益。2022年7月份,江西立讯智造有限公司通过人力资源服务企业,与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开展了为其3个月的共享用工,138名“共享员工”在立讯上岗,解决该公司阶段性新增用工需求。据吉安市人社局相关人员介绍,2023年以来,吉安市共有16家企业探索开展了“共享用工”新模式,目前共有在岗共享员工133人。
此外,为了促进“共享用工”规范运行,吉安市从制度层面不断进行规范和完善,印发了《吉安市共享用工指导和服务指引》,厘清共享用工范围,明晰共享用工流程,明确双方企业和“共享员工”的权利和义务,并且组建了政策法规指导服务团队,为企业间共享用工提供政策法规咨询指导服务。
“零工驿站”服务就业保民生
“想要找个零工,又不知道去哪里招人”“一直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很是着急”“想要创业,但是对相关政策不是很了解”......当遇到这些问题时,“零工驿站”无疑是一个很好的去处。一走进吉安市城中零工驿站,就能看到包含有就业创业相关政策、就业招聘、综治安全等信息的宣传展板,驿站虽小,但五脏俱全,图书阅览、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洽谈对接、技能培训、劳保维权等各个功能区域一应俱全,可以满足各类需求。
“渴了有水喝,饿了有小零食,一个小小的举动,大大提升了劳动者的幸福感”。据吉安市城西零工驿站负责人袁吉华介绍,为进一步实现服务全面升级,零工驿站还为户外工作者及零工免费提供冷热水、应急充电、雨衣雨伞、应急药箱、休息座椅、读书看报及公共上网等暖心服务,让零工驿站真正有了家的模样。
记者从吉安市人社局相关部门了解到,为高效衔接劳动力务工、企业用工“两工”需求,破解群众务工难、企业用工难“两难”问题,吉安市下发了《加强全市零工市场建设促进灵活就业的实施方案》,同时整合资源强平台,将工会爱心驿站、党建红色驿站与人社零工驿站相结合,设置暖心小屋、信息发布、政策咨询、洽谈对接等功能区域,打造成了集休息防暑避雨、就业创业宣传、零工信息发布、就业技能培训于一体的劳动者之家。
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88家零工驿站,入驻用人单位2689家,提供岗位信息1.9万余个。开展线下“零工驿站专场招聘会”25场次,服务群众2万余人。通过就业培训提技能、综治服务保安全、党建融合促就业的模式,充分释放1392名社区网格员的精准化服务功能,全市开展养老护理、育婴员、保育员就业技能培训2738人,发放就业创业政策宣传材料2万余份。充分发挥了灵活就业的“蓄水池"作用,极大地营造了创新创业的浓厚氛围。
“三‘度’效能”化解争议促和谐
设置24小时咨询电话,增加网络、邮寄等仲裁申请方式,全面对仲裁庭、调解室、档案室等办公场所进行信息化提升改造......近年来,吉安市人社局积极落实劳动力市场监管职责,始终秉承着让仲裁工作更有“温度”、让案件办理更有“力度”、让争议处理更有“效度”的理念,进一步促进劳动关系和谐,着力提升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工作效能,维护劳动者和用人单位的合法权益,取得了良好成效。
2022年,吉安市劳动人事争议案件30日内办结,相比法定办案时限缩短了33%;全市劳动人事争议仲裁机构、调解组织共受理案件6832件,涉及劳动者7759人,涉案金额15812万元,结案6838件,结案率99.47%,其中调解结案6381件,调解率93.32%,赢得了广大群众一致认可。
吉安市人社部门通过印制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事指南宣传图册和读本,向劳动者亮明仲裁处理流程、处理标准和依据;改变传统申请方式,对集体案件和涉及农民工、女职工、残疾人等特殊群体的案件开辟“绿色通道”,快速妥善处理;建立具备多种功能的远程“不见面庭审”平台,便捷群众,实现提速升级。并且建立健全仲裁处理机制、仲裁员学习制度、劳动人事争议在线诉调对接机制,让案件办理更有“力度”。此外,还将劳动纠纷处理工作关口前移,采取走访企业宣传宣讲等方式,从源头预防劳动人事争议纠纷;充分发挥劳动仲裁调解职能,始终做到“先调解、再立案”;畅通“监察+仲裁+工会+法援”劳动者维权对接机制,形成优势互补、联动联发、快速化解的良好效果。2022年以来通过联动调解,化解工资纠纷20多件,涉及金额近30万元。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