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吉安频道  >  吉安民生
“桥”见历史 照亮未来——看井冈山大桥重建规划中的红色匠心
2024-04-03 09:59:36    来源:井冈山报
编辑:曾风    作者:徐瑞春
字体:   | 吉安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907960133
权威网络媒体 吉安新闻门户 热线:0796-8339418 QQ:57759270 站长:曾风(18907960133)

  最近,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引发全民关注。记者了解到,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桥型方案,美观大气,赋予老桥新生命,也饱含新期望。拆除重建之后的井冈山大桥,将不仅是便利交通的存在,更是悠悠历史的传承,它将继续见证城市面貌和人们生活的变迁,照亮一座城市发展的印记。

  井冈山大桥是吉安第一座跨越赣江的桥梁,是吉安人心中的一座地标,见证了吉安的发展,承载了几代人的城市记忆,但现有大桥已不能适应需求,立足群众安全出行的需要,以及做强做旺中心城区、发展水运经济、融入中部地区大通道格局的需要,拆除重建势在必行。

  “家住大桥头,柳絮迎风飘,幽港碧波清,小船江中游……”市民李萍家住沿江路,经常带小孩到桥边散步。4月2日,李萍告诉记者,随着城市的发展、社会的变迁,井冈山大桥尽显老态,存在结构和部件安全隐患,大桥的设计和承载能力已经无法满足当今的需求,需要更大更高更宽更美的新桥来承载赣江两岸市民出行。大家都说,井冈山大桥重建以后,可以为城市提供更宽广的发展空间,更好地适应城市现代规划。

  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新桥象征着新时代城市腾飞的力量,是对原有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回归。通过这座桥梁,井冈儿女很自然就能联想到这座城市的发展历程,联想到赣江两岸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以及勤劳智慧的吉安人民铿锵前行的步履。

  安徽省交通规划设计研究总院桥梁设计院副院长、正高级工程师朱宇表示,井冈山大桥是一座具有浓厚红色文化记忆的桥梁,建成至今已54年,具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基于大桥的服役状况、通行能力以及未来通航的需求,大桥拆除势在必行。据悉,新建大桥将尽可能保留原有红色文化记忆和历史痕迹:其一,在大桥重建设计中,采取连续梁桥的方案,新的桥梁结构形式和老桥整体外观保持一致,梁体的曲线保持一样,不断重复的韵律感,将保留原有大桥的韵味。其二,大桥两端4座桥头堡将继续保留,考虑到桥梁宽度增加,新桥桥头堡按照一定比例放大,与新桥梁协调。桥头堡上反映历史文化的浮雕、红色文字、革命诗词,以及镰刀锤子标志,桥头堡顶端的钢枪红旗造型都将保留,整个桥头堡浅灰色石材铺面外观保留,这是对桥头堡的传承和延续。其三,原桥梁的附属构造例如红缨枪灯柱的造型,新桥将完全吸收并复刻下来,继续沿用红缨枪的灯柱造型,一方面有现代照明的功能,另一方面保留历史痕迹的韵味。

  一座桥见证一座城。市人大代表、井冈山大学附属中学高级教师刘春芬告诉记者,井冈山大桥作为吉安城市地标,承载了无数市民的记忆与情感,见证了城市变迁。随着时间流逝,大桥存在安全隐患。作为市人大代表,自己很关注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了解到在重建过程中,建设者将深入挖掘井冈山大桥的历史文化内涵、红色基因,在新的设计中会融入这些元素,使新的大桥既具有现代感,又不失历史韵味。大家都期盼,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将改善城市设施,保障群众出行安全,提高市民生活质量,促进吉安经济发展。

  一城山水一城诗,井冈山大桥多年来一直是吉安一张亮丽的名片。每一次维修和加固,尤其是此次拆除重建,都有城市飞速发展的背景,也让这座桥承载了深厚的历史记忆。市政协委员刘先代说,井冈山大桥是吉安具有历史记忆的城市地标,自1970年建成至今已54年了,目前存在安全隐患,且达不到交通通行、赣江通航的要求。据了解,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已充分考虑了老桥的红色元素,将老桥红色元素复制在新建的大桥上面,自己作为市政协委员、沿江路居民感到非常欣慰。

  采访中,市民纷纷表示,当下,在市委、市政府坚强领导下,在建设单位奋发努力下,井冈山大桥拆除重建工程,必将建成经得起历史和人民检验的精品工程、典范工程、民心工程,更好惠及老区人民。(全媒体记者徐瑞春)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