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良好生态成为最普惠的民生福祉,将生态优势更多转化为发展优势,在推动绿色发展上迈出新步伐。近年来,吉安市牢固树立绿色发展理念,加快构建生态环境建设体系,全市水生态环境质量和水文化底蕴持续提升,全市河湖面貌得到显著改善,幸福河湖“庐陵画卷”正徐徐展开。
做好水工程融合文章。该市立足乡村河流特点和保护发展需要,实施农村水系综合治理和水美乡村建设,营造良好的河湖水系、村庄面貌。青原区通过水系治理,打造“安全富水河、生态富水河、文明富水河、诗画富水河”,因地制宜、因水制宜,合理设置亲水休闲区、布置亲水便民配套设施,实现人水和谐,实现全域旅游新格局。遂川县按照幸福河湖建设标准,对遂川江城区段进行重点打造,通过两岸环境整治、生态修复湿地、文化展示等,既美化了城市景观,又展示了遂川特色文化,还提升了两岸群众生活宜居度和幸福满意度。
做强水文化发展文章。该市充分挖掘赣江吉安段和市中心城区后河两岸的古村落、古建筑、渡口、船闸等水利设施和遗址,打造水利旅游文化和科普景观打卡点,展现沿河水域美丽乡村、田园生活魅力;深度挖掘和高效利用泰和槎滩陂水利工程水经济效益,将水利风景与乡村旅游有效融合,不断擦亮“江南都江堰”金字招牌。大力推进后河船游、赣江水上游等重点项目开发,以后河船游推动城市游的迭代升级,打造生态、文化、休闲的高质量度假区,塑造城市形象新风貌;以“赣江水上游”串联起沿江“庐陵文化”,串点成线,带动两岸景区的加速发展,打造赣江最美岸线。
做优水生态富民文章。该市推进水权水市场改革,促进全市水资源节约利用和优化配置。该市螺滩水利水电中心与江西明盛实业有限公司进行水权交易,探索水产品价值实现。该市完善市场化、多元化生态补偿机制,深化上下游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25个界河断面均签订县级流域上下游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协议,对断面水质达标的,由下游县补偿上游县,反之,则由上游县补偿下游县。拓展“两山”转化路径,将幸福河湖建设与地方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加快推动水生态优势持续转化为经济优势,助推乡村生态农业、民宿、文创、旅游等产业发展。峡江县巴邱镇蒋沙渔村,通过充分挖掘该村毗邻玉峡湖国家湿地公园的优势,结合当地独有的“渔”文化和非遗文化,全力打造蒋沙渔村景区项目,实现“以文养农、以旅兴业”,走出了一条文旅产业带动乡村振兴之路。(郭霓、全媒体记者郭文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