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定成在自家阳台练习书法
书法作品(甲骨文)
王定成,1957年生,中共党员,安福县横龙镇壶坵象形里人,从教41年,中学高级教师,江西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王定成擅长写楹联和榜书,书法作品多次获奖,部分作品收藏在《纪念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向党的十九大召开献礼》和《纪念改革开放40周年》三本书画优秀作品集册上,本人出版了《王定成书法作品集》若干册,有多幅篆书书法作品被内蒙古巴彥淖尔市等地收藏。
霜降时节,晨曦微露,此时的北京,气温不算太冷,但已有了瑟瑟寒意。阳光透过落地窗铺洒在宣纸上,明亮温暖。一名年近七旬的老人来到阳台的书桌前,不急不慢,研墨、铺纸,轻轻拿起毛笔,蘸墨后,提笔、运笔、收笔,动作行云流水,聚精会神,开始了他一天最幸福的“写字”时光。
远远看去,老人动作娴熟,气定自若,浑身散发出一种向阳而生的力量。这股力量,足以驱散命运带给他的阴影和伤痛。老人十年前被确诊鼻咽癌中晚期,却一直健康地活着,没有被病魔打倒。老人名叫王定成。他说,书法犹如忘忧草,笔墨就像开心果,具有治愈魔力。
“不想四处求人写春联”
王定成出生于安福县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其父九岁失怙,只上了两年学,母亲从未进校门,目不识丁。父母虽然没有什么文化,但对于小孩的教育非常重视,即使团箕晒谷,也要送子女上学。
在20世纪60年代,读二年级的王定成,发现父亲每年春节求人写春联,抱着红纸向人家低头哈腰,除夕夜那天家家户户贴出了红彤彤的春联,自家的春联还不知道在哪里,有时候十余天前就将红纸送到会写字的人家里,直到除夕夜那天才写,不仅欠了人情,还耽误时间。看到父母焦虑的神情,王定成暗暗发誓一定要学会写毛笔字。“不想再四处求人写春联了!”王定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就是这样一个强烈的念头,燃起了他的书法火苗,直至今日。从三年级开始,王定成便开始学习写毛笔字,从写自家春联开始,慢慢走上了书法路。
走上教学岗位的王定成,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书法梦,开始学习名家碑帖,主练“二王”书法,兼学他家书法之长。模仿、突破,自成风格,这条路虽然艰辛,也充满着收获。日积月累,渐有所长,王定成的行书、草书等写得越来越好,不断得到书法界同仁的夸赞。同时他也得到了北京某收藏公司的认可,并与该公司签订了长期供应书法作品协议书。
“书法延续了我的生命”
在41年的从教生涯中,王定成将自己的书法心得与体会,无偿地分享给自己的学生,并激发了学生的书法兴趣,在教学相长的过程中,王定成的书法技艺日益精湛。
2014年,王定成身体不适,被医院确诊为鼻咽癌。突如其来的噩运像一团黑幕,笼罩在上空。痛苦、压抑,一味的消沉不仅给家人带来负能量,也不利于身体的恢复。在医院治疗后回家,王定成一股脑钻进了自己的书法世界,更加专心研读名家书法作品,每天坚持两三个小时的练习,排除心中杂念。
患病后,王定成似乎更明白生命意义的质感,也终于能够让自己停下来去思考、珍惜生命中重要的际遇。在一笔一划的书写中,感悟生命的简单与繁复。
“当年出院后,我便整天勤练书法,分散注意力,排除忧愁,也没有时间去担忧病情复发,免疫力不知不觉提高了很多。”王定成告诉记者,同病房的一个小伙子当时与他同一天出院的,回家之后没有啥爱好,忧思过度,第二年便因病复发去世。“书法具有神奇的魔力,它无形中延续了我的生命,让我的人生充满乐趣。”王定成将这份“幸运”归结书法的功劳,始终相信书法给了他战胜病魔的信心。
2020年8月,王定成鼻咽部又长了一个肿瘤,在手术室吹了6小时的空调,因前期鼻咽癌做过放疗,因此长时间受风后,造成咽喉和舌头神经萎缩,如今只能用鼻饲管吃饭饮水,不能说话。在采访中,王定成都是用文字与记者交流,不时地将自己最近练习的书法作品给记者展示。“只要手脚能动,我就不会放弃。我现在虽然身体不方便,但是身残志坚,依然每天保持数小时的书法练习时间,我还要参加书法比赛呢。”王定成乐观地写下这段话给记者,最近他正在参加河南安阳市举办的甲骨文专项比赛,马上到截稿日期了,得抓紧时间写。
“以笔墨致敬千年文化传统”
2017年退休后,王定成随儿子住在北京,帮忙带孙辈。从此开启了他书法风格的另一赛道。
“甲骨文的线条特点主要有两个,一是以刀代笔,线条是露锋,另外的就是以笔代刀,线条则是藏锋。如果感兴趣,可以去看看西周金文精品,如《毛公鼎》和《散氏盘》……”在交流中,提到甲骨文和金文字的书写风格,王定成总是“滔滔不绝”,特别有兴致。
王定成居住在北京后,被当地深厚的文化底蕴所熏陶,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文化脉动。2019年,王定成带上自己的书法作品,专程拜访北京一位书法专家。专家肯定了他的行书、草书作品,也给了他书法风格转向的建议。“他建议我另辟蹊径,走别人不敢走的路,独具匠心,写出我的特色和个性,这样书法才能到达另一个境界,也才能有所建树。全国各地练习行书、草书的书法爱好者太多了,也太普通了,这样难以出众,也很难出圈。”王定成听从了专家的建议,从零开始学习甲骨文,回家买了《甲骨文书法举例》(卷1至卷4)和《西周金文字六种》开始练习临帖,一个月下来,连基本的笔画都不会,起笔收笔都十分严格,毫无长进,让他感觉自信心受挫,练习一度中断。
软笔书法写了这么多年,突然换种风格束手无措,对于一个六旬老人来说,是放弃还是继续迎难而上?王定成选择了后者。在北京参观一次全国书法比赛作品展览,展出的金文与甲骨文作品以其深邃的历史韵味和精湛的艺术表现力,再一次深深吸引了他,重新点燃了他心中对甲骨文和金文的热爱与向往。归来后,王定成再次拾笔,坚定内心的信念,反复练习。2020年,王定成偶然在网上看到一则甲骨文和金文书法培训广告,它不仅提供了系统学习《毛公鼎》《散氏盘》《墙盘》等经典铭文的机会,还根据当时疫情形势灵活设置了线上与线下两种学习模式。半年的系统学习深造,王定成沉下心扎进金文字的奥秘中,感受这笔画间承载着千年文化历史的厚重感。
“住在北京,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可以习得甲骨文书写的精髓,我也报名参加了北京书法协会金文培训班和河南省甲骨文协会书法培训班,实体课程昂贵,但是对我帮助很大,遇到问题也可以询问老师,答疑解惑。”王定成这股“好学”劲儿十足,只因他对传统文化的推崇与热爱。“这些年躬耕于书法园地,尤其是对甲骨文、金文、小篆的书写,从懵懂起步,历经师承,技艺渐长。昔日之困顿已成过往,如今虽至半山腰,但阅览风景无数,对于中国古文字也越发敬畏。为此,我依然笔耕不辍,以心为笔,以梦为墨,用一笔一划致敬中国数千年传统文化,脚踏实地走好书法的每一步。”王定成坚毅地写下这样的话语。
路虽远,行则将至。深秋的阳光没有夏日的炽烈,但和煦绵长。王定成待在自家不足两平方米的阳台书桌前,挥毫泼墨,怡然自得,颇有兴致地写下一幅字:斗室方寸挥毫墨,书法无涯展卷香。横批:书法延年。(全媒体记者周玉莲)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