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几名工人前往永新县信访局,反映他们暑期加班加点进行外墙作业,可是工钱却迟迟没结到。得知情况后,该县信访干部立即将业主单位和包工头约到一起。经过调解,80%的薪资款当即结清。
这是永新用心用情用力做好“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的一个生动缩影。
近年来,永新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按照群众的每一项诉求都有人办理、每一项诉求都依法推进的目标要求,认认真真做好“分下去、统上来、补到位”三篇文章,呈现信访总量逐步下降、一次性化解率和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的良好态势。
坚持法治思维把群众诉求“分下去”
“阿姨,您反映的房屋建设问题,属地乡镇已作答复,您按照上面的程序就能解决。”“老汪,你的问题正在办理中,在家等消息就好。”电话那头,老汪正通过局长热线,了解他所反映问题的进展情况。
12月10日一上班,永新县信访局里工作人员忙个不停。群众带着问题匆匆地来,带着答案满意地离开。
信访是“送上门来的群众工作”。今年以来,永新坚持以法治思维开展信访法治化工作,通过多种方式组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推动《信访工作条例》进农村、进机关、进社区,不断做好普法工作,积极引导群众依法理性表达诉求。同时,加强信访相关工作人员普法宣传,提升其法治思维和利用法治方式处理信访问题的能力和水平。
为做到精准甄别研判,永新县信访局探索建立每周例会业务会商制度,对本周受理信访件逐一研判,作出精准甄别、精准分流、精准转送,让来访群众清晰明了自身信访件的办理流程和办理进度,有效避免来访群众“来回跑、往上跑”,做到让来访群众“只跑一次、只跑一地。”
坚持有解思维让百姓心事“统上来”
日前,永新县建设西路二机家属小区的居民在院子里晒太阳时,李大爷开心极了,“真好,房产证办下来了,我们心里就踏实了。”
二机家属小区属改制小区,多年来,房产证一直办不下来。该县坚持有解思维理念,请领导接访,让领导包案,充分发挥信访联席会议机制,就问题提办法,最终压在老百姓心上的烦心事操心事得以解决,该小区700余户居民全部拿到房产证,此举赢得百姓连连赞誉。
心系群众,情连信访。在该县信访接待室门口,一张“2024年县领导接访安排”格外醒目,上面清楚地标注着每一位县领导姓名和接访时间。“我们反映的房地产企业填埋了我们的下水管道,导致雨季雨水排不出去的问题,终于有人来理这本旧账了,这全得益于分管县领导的下沉接访,切实把我们老百姓的烦心事解决好。”近日,禾川镇西门社区居民老尹如是说。
一直以来,永新在坚持信访渠道行政三级办理法治程序渠道的基础上,始终坚持调解优先,始终聚焦问题得到实质性解决,坚持有解思维,把工作的重心放在为老百姓解决实质问题上,让群众带着希望来、带着满意回,带着疑惑来、带着明白回,带着怨气来、带着平和回。
坚持底线思维把社会治理“补到位”
把心贴近人民,主动上门,把信访工作触角延伸到基层。
永新坚持强基导向,把抓基层、打基础当作信访工作的治本之策,努力将群众诉求解决在基层、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
走进埠前镇高贤村,村庄干净整洁,村民正悠闲地聚在村口闲聊,恰是一幅和美乡村的生动画面。有谁想到,就在今年国庆前,村民们因为一口老池塘的拆迁款分配问题吵得不可开交。村民有矛盾,怎么办?为解决难题,埠前镇将信访工作联席会议机制在基层延伸拓展,充分发挥“老支书帮帮团”等力量,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稳控在当地,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信访问题产生。
10月4日,“老支书帮帮团”成员刘森林参加联席会议,10月5日至6日进村入户,摸清实情,制定解决办法,10月7日就让全村家家户户都分到了合理的补偿款。
“不能只坐等群众上门,更要主动下沉,针对各类信访问题,精细排查,做到早发现、早控制、早化解。”永新县信访局主要负责人表示,“只要还有信访,就说明我们的工作还有没做到位的地方,我们就要善于补好这个‘位’。”
俯首为民万千事,春风化雨润无声。永新坚持把信访工作作为了解民情、集中民智、维护民利、凝聚民心的一项重要工作来抓。如今,在永新县信访局、各乡综治中心,每天都有相关负责人坐班接访,来访群众的烦心事在这里有人倾听、有人疏导、有人解决。(全媒体记者范小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