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吉安频道  >  吉安经济
唤醒“沉睡地” 焕发“新生机”
吉安市高质量盘活园区闲置低效用地纪实
2024-12-30 10:30:15    来源:井冈山报
编辑:欧阳百惠    作者:彭健明
字体:   | 吉安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907960133
权威网络媒体 吉安新闻门户 热线:0796-8339418 QQ:57759270 站长:曾风(18907960133)

  日前,《吉安市创新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机制向“土地存量”要“发展增量”》成功入选中国改革2024年度案例“地方全面深化改革典型案例名单”。同时,该做法还被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评为全国20个“亩产论英雄”专项创新案例之一,系全省唯一。

  成绩取得的背后,体现的是改革的定力、攻坚的韧劲、创新的质效、发展的活力。

  近年来,吉安市深入实施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三年攻坚行动,创新闲置低效用地盘活“核查认定——分类处置——验收销号——长效监管”工作机制,累计盘活开发区闲置低效用地329宗、1.69万亩,处置率达77.24%,数量居全省第一。其中,政府回收闲置低效用地92宗,新增工业可供空间5751.48亩;高效利用闲置低效用地159宗,推动企业增资扩产利用面积7639.91亩;“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78宗,推动3472.54亩工业用地换新颜、焕活力。

  建立健全核查认定机制

  确保程序规范、底数清晰

  盘活闲置低效用地,核查认定是前提。

  ——明确认定标准。结合产业现状、园区规划,明确需要消化处置的2个闲置用地类别和5个低效用地类别,确定在规定建设期内未完成全部开发建设、企业建成竣工后一年以上未投产、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等16条闲置低效用地认定标准。

  ——强化现场核查。坚持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先由各地对照认定标准,开展“地毯式”核查摸底。在此基础上,市本级组建由自然资源、工信、发改、应急管理、生态、税务、供电等职能部门组成的核查确认组,对各地排查情况逐宗现场核查,并对排查名单外的企业开展重点抽查,精准掌握闲置低效用地权属、利用现状、合同约定、债权债务等情况。

  ——推行台账管理。根据现场核查情况,按照“一宗地一档案”要求,将闲置低效用地类型、用途、权属、分布与处置情况逐一登记造册,建立消化处置台账和分布图,做到台账、图斑、实地“三统一”。

  吉水工业园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星之光企业2017年落户吉水,由于自身一直未投产,且连片控制面积较大,被认定为低效企业。2023年11月,由政府收回了48.98亩土地,2024年出让给了江西浩裕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和江西浩悦心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节约了土地成本近2000万元。现如今,两个新企业均已在建设厂房,预计明年6月投产,产值将达2亿元,税收200万元,解决用工300名左右。

  建立健全分类处置机制

  确保盘出活力、增出效益

  吉安市坚持市场化导向,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企一策”,综合运用市场、行政、法律等手段进行分类处置,积极稳妥推进。

  “在政府大力扶持下,利用闲置土地,建设新厂房,迅速将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新材料安排进厂,大大提高了生产效率,加快推动产业升级。”江西北霖智能装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李曙光说,作为一家集机械设备研发和智能装备制造为一体的公司,在项目建设初期,企业遇到了选地、用地的难题。吉安县政府了解情况后,采取“腾笼换鸟”的方式解决了87亩用地,及时解了企业的燃眉之急。

  ——“腾笼换鸟”盘活。针对经营未达预期且愿意重组的企业,着力引荐有实力、有业绩、有情怀的行业龙头合作入股或整体收购,促进企业转型升级。全市通过“腾笼换鸟”盘活闲置低效用地3200余亩,预计新增年产值超200亿元。万安县引进山东呐博酒业与赣泉啤酒兼并重组,年产能从1万吨提升到3万吨。

  ——增资扩建提升。针对正常生产但存在“圈大建小”“建大用小”“圈而未建”的企业,鼓励扩产扩能,或政企协议收回空闲用地并招引配套企业落户。井冈山经开区帮助方舟流体、淳迪生物等企业,在空闲地块新建智能化生产线,新增年产值5亿元。

  ——异地置换搬迁。针对不符合园区产业规划布局的企业,引导异地置换、整体搬迁。安福县将7家停产半停产且相邻企业集中处置,盘活150亩连片土地,建成高端数据线产业园。

  ——政府回收储备。针对不符合产业政策、投入产出远低于土地出让约定的企业,由政府或园区平台公司直接收储。全市通过政府回收储备闲置低效用地4800余亩。其中,遂川县协议收回盛琪工艺制品、嘉裕牧业低效用地420亩,节约土地开发成本2亿元。

  ——法院拍卖清退。针对长期停产、资不抵债、需破产拍卖的企业,府院联动加快司法拍卖程序。峡江县司法拍卖顺昌机械低效用地,新引进汇锂新材料项目。

  建立健全验收销号机制

  确保精准评估、严格销号

  经济发展靠项目,项目落地,土地要素保障是基础。吉安市坚持整改一宗、验收一宗、销号一宗,助推土地资源集约节约利用。

  “万柱这块地因老板在外地,通过电话、微信反复沟通、多次协商后成功收储,后经招挂拍的方式,由深圳市汉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摘牌。”泰和高新区土地收储组干部郑丽君介绍,江西万柱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于2005年落户泰和高新区,总占地面积57.08亩,后因企业发展不利,基本处于停产状态。泰和高新区随即采取收储盘活方式,于2023年7月成功签约收储该地块,为深圳市汉嵙新材料技术有限公司与泰和县政府签订复合铜(铝)箔制造项目建设合同,提供了坚实的用地保障。如今,该项目正在紧锣密鼓建设中。

  ——明确验收标准。针对闲置低效用地不同情形分别制定36条验收标准,如通过“腾笼换鸟”盘活的,明确利用原厂房改造需完工并投产,新建厂房需实质开工并且基础出“正负零”水平线;通过增资扩建提升的,需企业追加投资继续开发建设,企业容积率等达到合同约定标准;通过政府回收储备的,需完成土地产权注销并纳入自然资源部门土地储备库;通过法院拍卖处置的,需由买受人自行投资建设或租赁引进新项目。

  ——坚持即验即销。组建由自然资源、工信、税务、公安、司法等部门组成的验收销号组,各地提出验收销号申请后,验收销号组在1个工作日内,采取“听盘活情况汇报、查关键性佐证资料、看项目现场”的方式开展实地验收,3个工作日内反馈验收结果。验收合格的,完成销号;验收不合格的,明确整改时限,限期验收销号。

  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

  确保推进有序、严防新增

  长效监管是促进闲置低效用地集约节约利用的有力抓手。

  ——政策激励促长效。从资金、金融、税务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鼓励企业盘活闲置低效用地。井冈山经开区创新收储补偿机制,制定企业转型升级发展扶持政策。永新县出台房产税和土地使用税奖返政策等,有效降低企业盘活成本。

  ——常态巡查促长效。加强常态化巡查和跟踪监管,对已处置用地不定期“回头看”,出现再次低效的扣减盘活面积并在综合考核中予以扣分,严防“二次低效”。

  ——源头防控促长效。探索工业用地弹性出让,鼓励采取弹性年期出让、先租后让、租让结合、长期租赁等方式使用工业用地,全面推行“标准地”出让、“零增地”技改,强化用地合同管理,严防新增闲置低效用地。

  “坚持抓处置、提质效、防反弹、建机制统筹推进,推动园区土地盘活存量求增量攻坚行动取得实效。”市工信局工业园区科科长欧阳平表示,下一步将锚定“2025年消化处置率达到100%”的目标,加快闲置低效土地攻坚速度,健全闲置低效土地清理常态长效机制,促进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产业转型升级,助力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

  盘活园区低效用地彰显的是高效集约发展的新理念。吉安市委、市政府将进一步总结提炼,推动盘活存量求增量改革向盘活城区批而未用土地、低效闲置国有资产等各类存量资源延伸拓展,不断优化资源配置效率,提高经济质效。(全媒体记者彭健明)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