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十大攻坚战”打响以来,吉安市持续深入推进全国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建设,聚焦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目标,积极探索“普惠+绿色”金融改革路径,不断创新“两山”转化金融服务新模式,推进“两山”转化突破攻坚战取得更大成效,加快推动高质量发展。
建立“普惠+绿色”金融政策支持机制。吉安市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将普惠金融改革作为全市重点改革突破攻坚战重点项目,出台《关于加强绿色金融产品创新工作的通知》,加大绿色金融考核力度,不断强化制度保障、健全政策体系,组织开展多期绿色金融知识培训,建立绿色金融信息库,组织召开绿色金融政银保企对接会,引导银行机构加大普惠金融、清洁能源、节能环保和碳减排技术三大重点领域企业、项目支持力度。运用好碳减排等货币政策工具,实施精准滴灌,撬动绿色领域贷款投放。
建立“普惠+绿色”金融特色产品创新机制。吉安市引导各类经营主体加大“普惠+绿色”创新力度,逐步形成包含银行、保险、债券多类别金融产品的立体化普惠绿色金融产品体系。探索“普惠金融+碳金融”结合,创新“统贷统还、抵押担保、平台监控、契约管理”的新型林权抵押融资模式,该模式被列入国家生态文明试验区改革举措及经验做法推广清单。通过“银行+林场+造林公司+碳汇评估机构”四方协作,探索林业碳汇贷款模式,完成了全省首例“碳汇收益权质押融资”产品。人保财险、恒邦财险在吉安设立“绿色保险实验室”,创新乌鸡保险、蚕桑保险、葡萄保险、果树产品保险、井冈蜜柚价格保险、“保险+期货”等系列绿色保险产品。鼓励节能环保企业和绿色发展项目发行企业债及在银行间债券市场融资,成功发行首单绿色债券16亿元,新庐陵公司发行绿色债券10亿元。
建立“普惠+绿色”激励引导机制。吉安市在坚持市场主导基础上,充分发挥政府引导作用,从规范普惠及绿色信贷规程、完善风险补偿机制等方面强化普惠金融和绿色金融激励。市本级和县(市、区)财政预算安排普惠金融发展专项资金,设立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单项奖,对普惠金融、绿色金融发展好的金融机构给予表彰奖励。市、县两级财政安排风险缓释金,用于“财园信贷通”“惠农信贷通”“科贷通”“产业扶贫信贷通”等普惠领域、绿色贷款担保增信。市财政每年预算安排1000万元融资担保风险补偿专项基金,县(市、区)财政同时安排相应的风险补偿金,支持普惠、绿色金融发展。(郑根平、全媒体记者曾诗敏)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