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睡”资产,弃则为废,用则为宝。3月9日,暖阳微洒,78岁的彭五女坐在竹椅上,看着不远处的孩子在操场上你追我赶,嘴角不自觉上扬,时光在此刻折叠,岁月褶皱绽放出代际共生的温情花火……这是遂川县枚江镇枚溪村“一老一小”幸福院的温馨一幕。让人意想不到的是,一年前这里还是门窗斑驳的枚溪村小,如今华丽变身,已成为童叟交口称赞的幸福地标。
枚溪村小承载着几代人的求学记忆。随着乡村教育布局优化调整,枚溪村小于2022年停止运行,成为村集体的闲置资产。与此同时,村里70岁以上老人140人,留守儿童35人,“老人做饭凑合,孩子放学乱跑”的现象较为普遍。一个是集体资产闲置的问题,一个是农村老人养老与儿童留守的问题,如何将两者结合起来,既盘活“沉睡”资产,又织牢“民生底网”?
“不能让老人、孩子成为乡村振兴的‘留守者’。”枚江镇党委书记蒋晓云介绍,2024年6月,遂川县民政局引入130万元资金,将闲置的枚溪村小改造为“一老一小”幸福院,为老人、儿童提供一个功能完善的好去处。经过3个月改造,枚溪村小焕然一新,曾经的教室被赋予新的生命。
走进改造后的院落,红蓝相间的操场上矗立着篮球架。同时,防滑地胶、无障碍坡道等适老化设施一应俱全。民俗馆、卫生室、儿童成长驿站和幸福食堂等井然有序排列着。“每月交200元,就能吃到营养美味的三餐。饭后,还能聚在一起说话聊天、休闲娱乐。”83岁的空巢老人郭英捧着热气腾腾的饭菜,指着墙上的“用膳菜谱”连连称赞。
“空巢老人的养老院、留守儿童的游乐园,这种改造不是简单的物理空间转换。”遂川县民政局党委书记、局长黎育汉算了一笔账:相比新建养老服务场所,盘活闲置资产能节省建设成本60%以上。更重要的是,把养老服务与儿童关爱有机结合,破解了农村“老人不愿离家”“孩子无处可去”的双重困境。
目前,该县通过整合利用资源,建成38家村级“一老一小”幸福院,服务老人9000余人、儿童3200余人。
夕阳西下,幸福院门前的香樟树下,老人们笑看孩童嬉戏。这座走过半个世纪的村小,正以新的方式续写着温暖故事。正如黎育汉所言:“盘活‘沉睡’资产,织牢‘民生底网’,我们找到了乡村振兴与基层治理的共生密码。”(全媒体记者刘丽萍、郭远辉)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