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吉安市工业领域喜讯连连,捷报频传。园区闲置低效用地盘活、千亿集群攻坚、产业生态优化3个创新举措入选全国典型案例,企业入规、集群培育、数字化转型等8项工作居全省前列。
去年,吉安市聚焦聚力“产业、项目、企业、平台”四位一体持续攻坚,推动工业强市建设不断向新聚能、攀高跃升。去年,吉安市规模工业增加值增速8.7%、列全省第七,连续8个月增速保持8.5%以上,工业对GDP增长贡献近六成,成为吉安市经济发展的“稳定器”“压舱石”。
产业聚链成群,千亿方阵加快构建
去年,吉安市电子信息产业营收2033.9亿元,新材料产业营收930.3亿元,先进装备制造、生物医药、绿色食品、新能源等产业快速发展。
对标落实省“1269”行动计划,深化实施产业链链长制,在全省率先出台《市重点产业链“链长+”“链主+”工作方案》,全力以赴推进千亿产业集群培育,通过设立“三个清单”,实行“三色标识”,7大行动顺利实施,72项攻坚任务如期完成,6大主导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其中,电子信息产业链上下游汇聚了2200余家企业,培育出9个电子信息类省级产业集群、3个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产业规模近20年来稳居全省前列,成功创建全省同行业唯一的省级先进制造业集群;新材料产业依托丰富矿产资源优势,碳酸钙、硅基等细分领域快速发展,即将成长为吉安市第二个千亿产业。
锚定产业发展“6410”目标,今年吉安市将全力推进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确保六大主导产业完成既定目标,其中电子信息产业实现营收2400亿元,新材料产业营收1100亿元。
项目提速见效,增长支撑稳健有力
“项目为王”,关键要落地见效。去年,吉安市深入开展重大产业项目见效年行动,秉持“唯实、唯快、唯效”导向,优化点将赛、擂台赛“双赛制”,出台“负面清单”,加强项目签约、开工、建设、投产、入规全周期闭环管理。去年,吉安市共举办“点将赛”活动4次、“擂台赛”活动12次,对“点将赛”以来签约的工业项目实行每月核查通报、双月专报,推动869个项目投产、225个项目入规;全市计划新开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开工率100%,续建亿元以上工业项目完工投产率达77.8%。
抓项目,赢在未来。高质量发展需要源源不断的接续动能。吉安市加大政策项目储备力度,组建政策研究争资争项专班,深化研究、对接落实“两新”“两重”等国家和省一揽子政策,储备工业项目395个,获省级工业发展专项扶持资金2.033亿元。同时,注重技改扩能,推进重点行业更新升级、优质产品供给提升、“千项技改万企升级”等行动,实施354个技改扩能项目,兑现奖补资金1528万元。去年,吉安市工业投资同比增长15.2%、工业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2%,均列全省第四,技改投资占工业投资比重列全省第一,工业投资占全市固投比重60%。
企业梯次升级,新兴动能厚积薄发
巴斯巴新能源项目获“创客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全省第二名、全国总决赛三等奖;宏图集团、澳曼娜服饰2家企业入选工信部“数字三品”应用场景典型案例,列全省第一。展现了吉安市新兴动能的强劲发展势头。
吉安市坚持抓大、强优、育小同步推进,加快创新驱动、数字赋能,构建优质企业梯队。去年,全市完成数字化改造企业617家,63家企业通过国家数字化转型成熟度贯标认证,企业上云数达5万家,新增省级专精特新企业164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9家、省级工业设计中心4家,均居全省前列。
吉安市不断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加快重点企业“一企一平台”建设,推进实施“新品精品”开发计划,累计创建省级企业技术中心111家、工业设计中心(研究院)14家,9个企业研发机构列入省级中试平台建设计划,开发省级优秀新产品617项,获评省优秀新产品220项、“赣出精品”48个,新衡源智能装备、弘德智信等企业11个优势产品入选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
平台扩容提档,发展环境更加完善
去年,全市新增2个省级产业集群培育、8个省级中小企业特色产业集群,新增数均列全省第一,井冈山经开区通讯终端设备产业集群获评优秀等次,吉安数字视听、峡江生物医药、吉州通讯传输系统3个集群获评良好等次。
这得益于吉安市持续优化升级的发展环境。吉安市聚焦产业平台运行提效、园区平台升级提档,持续完善产业生态。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科技服务、法务金融等服务型制造,加快建设运营电子信息“三驾马车”、生物医药“三中心四平台”、遂川硅基研究院等各类产业服务平台,提升产业公共服务供给。其中,电子信息“三驾马车”服务质效不断提升,研究院引进10个团队,攻克技术难题150余项;产业联盟发展省内外会员企业515家,与6个国家级行业协会合作;检验检测中心获批全省唯一的电子信息省级质检资质,具备1000多项参数检验检测能力,填补了省内PCB和显示器件产品检测能力空白。
此外,吉安市深化工业园区“两型三化”建设和“六个一”标准化建设,加快盘活园区土地,累计处置低效用地1.7万亩,创建“无废企业”19家,新增省级绿色工厂23个、绿色园区2个、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4个,不断拓宽发展空间、提升发展效益。( 刘艳彬 全媒体记者吴广城)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