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以来,吉安市聚力打好“做强做旺中心城区攻坚战”,持续推进“两吉融城”行动,推动区域协同融城发展,通过一系列有力举措,在交通、产业、民生等领域取得显著成效。一幅产城共荣、协同发展的崭新画卷正徐徐展开。
在交通建设方面,扎实推进交通延伸,促进基础联通。以交通融城为主攻方向,牵头推进跨区(县)交通项目,打造“四横三纵一环”“两吉融城”路网结构。S222吉安桐坪至长塘段公路改建工程竣工通车、赣江西堤综合治理工程已实现双幅贯通,站前大道南延提前开工,S221吉水赣江大桥危桥重建、青原大道拓宽工程等项目实物工作量均超序时进度。此外,赣江西堤(吉水段)的竣工通车和金滩·十里画廊的投入运营,也为金滩新区的快速融城提供有力支撑,极大缩短了县城与市中心城区的交通用时,构建起“半小时交通圈”。
产业协同发展是“两吉融城”的关键环节。围绕区域协同,促进产业融通,吉州区大力推进百亿项目招引和百亿企业培育,打造区域现代产业中心。去年1月至11月,新签约引进深圳大族、深圳锦灏、深圳星迅、北京麦哲等重大产业项目40个,总投资338亿元,伊戈尔、祺利、固电等在建项目加速推进。青原区推进以电子信息为首位产业,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为三大主导产业的“1+2”产业链高质量发展,新签约项目58个,合同总金额105.4亿元,超额完成优强项目招引任务。井冈山经开区强力攻坚培育壮大千亿产业集群攻坚战,去年新签约引进项目95个,总投资565.4亿元。不仅如此,井冈山经开区电子元器件循环产业链项目入选国家循环经济标准化试点项目,获批创建第二批省级碳达峰试点园区。
民生领域的融合也在同步推进。聚焦重点板块,拉大城市框架,实现中心城区与周边县区融合互促、组团发展。吉州区大力实施“中心引领、三区协同、四镇联动”区域发展行动,城北新区公共服务综合体、文星学校、城北全民健身中心建成投用,金樟职教园项目一期完成主体工程。青原区聚力城北板块谋划建设江东科教新城,发挥井冈山大学产教融合发展优势,推进数字科创园、总部经济试验区等产教融合项目布局。吉安电力三产服务总部项目开工建设,城东数字经济产业园依托数字业态成功招引落地40家数字经济企业。吉安县高标准编制“多规合一”融城规划,《吉安县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0-2035年)》已于去年2月27日获省政府批复,《吉安县城北新区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已完成初步成果。城北新区支路管网工程(高昌路—清怡路)、城北新区水系生态治理项目完工。城北二中投用,城北片区教育逐步扩容;吉州窑奥特莱斯购物公园全面竣工并正式运营。吉水县聚焦“两桥一路一廊”全力攻坚,S221吉水赣江大桥危桥重建工程桩基已完成50%,赣江西堤综合治理工程已实现双幅贯通,金滩·十里画廊主体完成90%,同步启动运营管理招商,上下老街历史文化街区改造修缮建筑全部完成,于去年12月31日开街运营。
“两吉融城”行动的实施,不仅提升了城市功能品质,修复了赣江岸线生态,还为百姓带来了实实在在的福祉。未来,吉安市将继续坚持规划共谋、交通共网、产业共链、组团共融、服务共享,全面推动以城聚人、以人旺城、以产促城,持续打好“十大攻坚战”,助力区域协同发展迈向新高度。(全媒体记者周靖康)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