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新捷报频传:在省、市对县考评中实现大进位;2024年,17项主要经济指标中有16项增幅高于全市平均水平……连年攀升的成绩,刷新了以前人们对永新发展偏后的“成见”。
“他视角”下,永新正悄然发生着变化:在一些退休老前辈眼中,永新干部敢想敢干,啃下了不少“硬骨头”;在网友眼中,永新的民生落到实处,愿景变成了实景;在游子眼中,家乡焕新颜,在小县城也感受到“大幸福”。
“群众的肯定,让我们干得更有信心,更有劲头。”永新,正以昂扬奋发的姿态,书写着属于自己的高质量发展篇章。
老前辈点赞:他们把多年没办成的事办成了
在年前召开的老干部座谈会上,讲起永新的变化,一个个老前辈竖起了大拇指。“这届班子用短短4年时间,做成了之前10年没做成的事情。有干劲,敢担当,让我们对永新今后的发展更有信心了。”该县人大常委会原主任左焕青作出评价。
规划多年的禾河北路、义山西路西延、西潭南路等数条“断头路”全线贯通,城区交通实现“微循环”;一江两岸的禾水十里绿廊,会同新落成的生态湿地公园,改写了永新没有大型公园的历史;2024市旅发大会成功承办,红色永新品牌全面唱响……一项项难以办成的事被坚决办成,一件件盼望多年的事被最终落实,全县干部以实干为笔,书写了一张硕果累累的发展答卷。
工锂电产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产能加速释放;皮革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了完整的超纤合成革产业链条,2024年全年规模工业总产值突破220亿元。
近年来,深入落实的“1+9”工作机制,让干部作风更实、效能更高、环境更优;大力开展的“干部在状态、工作勇争先”行动,提振了干部精气神;鲜明的“三个优先”选人用人导向,激发了干部干事创业的热情;“红黄牌”预警管理机制,干部“能上”也“能下”……一系列连招,让干部把胆识体现在敢干事上,把能力展示在会干事上,把追求落实在干成事上。2024年,全县有6人入选全省“新时代赣鄱先锋”,工业园区管委会获评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
网友热议:这批干部干得实干得好
“这样的活动好看!爱看!多办!”“这样的闹元宵活动十几年没见过啦!永新也好起来了!”“太有气势了,这才叫节庆日的气氛,祝愿永新越来越好。”一个“欢欢喜喜过大年·红红火火闹元宵”的抖音视频,不仅收获12万+的播放量,还“炸”出了一堆网友好评。
引发网友热议好评的不仅是丰富多彩的展演活动,还有一批批落地惠民的民生实事。“这届班子真是办实事的班子!”“永新现在变化确实很大,老百姓都看在眼里记在心里。”
要努力让政府推动的事成为社会各界参与的事、广大群众叫好的事——对于民生工作,永新决策层将发言权交给群众。
小孩上学难?建成子珍小学新区分校,新改扩建学校6所,撤并小规模教学点25个,探索集团化办学,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
看病不方便?县人民医院新门急诊大楼、住院综合大楼投入使用,新区医院综合医院主体完工,建成医学检验、病理诊断、消毒供应等五大资源共享中心,实现“乡镇检查、县级诊断”;
停车位告急?全面提升城区车辆充电、停车能力,新能源汽车充电桩实现乡镇全覆盖,城区新增停车位500余个;
……
群众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被逐项解决,民生愿景逐个变成幸福实景,群众的“小确幸”汇聚成“大幸福”。
游子惊叹:家乡变得更好看更好玩
“永新县城变化大,路宽楼高景如画,民俗活动真热闹,这届班子顶呱呱!”一首打油诗,写出了在外游子眼中家乡发展的加速度。更有人说:“也就一年没回来,回家的路都差点找不到,变化太大了!”
县城品质跃升新高度。一年接着一年干的“大美秀水”工程画下了圆满的句号,东起北门电站,西至袍陂,全长近5.2千米,以生态修复、城市功能修补为依托,把景区建在老百姓的家门口,被列为全省城市更新项目第二批优秀案例。“小尺度、针灸式、微改造”的南门老街重现了永新记忆,入选全国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二机厂老旧小区修旧如旧,基础设施、居住环境整体提升,见人、见物、更见生活。全长2.5千米的禾水河防洪堤上架设起景观栈道,两处古码头遗址复原改造,文星廊桥、长春浮桥连接两岸,形成了贯穿全线的滨水慢行系统。
在广袤的乡村大地,变革也随处可见。44个省级村点和46个县级自建村点基础设施建设全面完成,三湾村入选全省“风景独好”旅游名村和“美丽细胞”建设优秀案例。旅发大会“后半篇文章”也正在进行,县旅游景区管理办和景区运营公司成功组建,三湾、院下、黄竹岭等景区景点提质升级,3条旅游交通专线串点成线,“1+3”教学线路和17堂红培精品课程连续推出,红培研学向一体化发展……永新正以崭新的面貌迎接八方游客,实现从一时火爆到持续繁荣的转变。(周智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