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吉安频道  >  旅游文化
为烈士画像 让英雄跨越时空“回家”
永新籍画家陈桂明用画笔助力烈士与亲属“团聚”
2025-04-08 22:44:23    来源:井冈山报
编辑:陶春霞    作者:吴广城、聂运筹、康美权
字体:   | 吉安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907960133
权威网络媒体 吉安新闻门户 热线:0796-8339418 QQ:57759270 站长:曾风(18907960133)

  4月3日,在峡江县抗美援朝烈士王亲爱女儿王花英家里,画家陈桂明在翻看一摞烈属提供的照片后,迟迟没有动笔,他选择再次与烈属沟通交流。“王老师,您小时候见过您父亲的照片吗?”“见过,但印象很模糊了。母亲说我随爸爸,脸比较圆,颧骨不高。”就这样,听口述、看照片、查资料……根据烈属的描述,陈桂明脑海中王亲爱的形象渐渐清晰。

  清明前夕,各地纷纷举行形式多样的纪念活动,向“最可爱的人”致敬。在吉安,有很多烈士牺牲在青春年少,只留下了姓名,没有留下照片。

  今年4月,为烈士画像的志愿者陈桂明来到峡江县金江乡白港村,通过村里三位老人的口述,再经过家属的“翻译”,一笔一画还原了王亲爱烈士的生前样貌,弥补了烈士一家人的遗憾,让烈士与亲属得以跨时空“团聚”。

  记者问:“像吗?”三位老人异口同声地说:“像,好像!特别是眼神和脸庞非常像。”

  “我父亲是1952年8月参加抗美援朝战争,我母亲9月份就生下了我。1953年我父亲牺牲了,我跟我父亲都没见过面。”王花英手持其父在抗美援朝牺牲时的革命烈士证明书,泪眼婆娑地告诉记者,她把这张证书当成宝贝保管起来。

  王花英表示,父亲牺牲后,母亲改嫁,是党和国家把她抚养成人,还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前些年从教师岗位上退休后,她更加思念父亲。自打她记事起,就经常听村里的长辈说起父亲生前的事情。“村里的老人说我父亲当年一门心思要去参加抗美援朝战争,要报效祖国。”王花英说,“没想到1953年就传来了父亲牺牲的噩耗,爷爷奶奶哭得天昏地暗。”

  陈桂明是永新人,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他的爷爷是抗美援朝老兵。他从小耳濡目染,心怀浓厚的军旅情结。他曾自费走遍江西、广西、陕西等地的革命老区,为200多位健在的老兵画像。

  “给烈士画像,难在它没有可参照性,必须得通过烈士家属及烈士同时代的见证人的描述,然后再研究揣摩,得到大家一致认可后才行。”陈桂明说。

  陈桂明用画笔在耄耋老人的记忆中打捞时光,抢救正在模糊的记忆碎片。这是一场和时间赛跑的志愿行动,多画一张烈士画像,就意味着能多保留一份红色记忆。历史不会忘记,英雄值得铭记。为烈士画像,以英雄为镜,让革命精神薪火相传,在全社会树立崇尚英雄、缅怀先烈的良好风尚。(全媒体记者吴广城、聂运筹、康美权)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