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刘靖雯报道:4月23日,吉安市林业局召开古树名木保护工作专题新闻发布会,会上,就吉安市古树名木保护工作情况进行了介绍。
吉安市作为江西省古树名木资源最丰富的地区之一,始终将古树名木保护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任务,以“保护优先、科学管护、全民参与”为原则,构建起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保护体系。今年3月15日起,《古树名木保护条例》正式实施,从国家制度层面对古树名木保护管理进行规范,为古树名木保护提供坚实法治保障。
夯实基础,保护成果丰硕。根据江西省统一部署,吉安市于2022年启动第三次古树名木普查工作,共普查登记古树名木54583株,数量居全省首位。其中,一级保护古树5192株,二级10046株,三级39329株,名木16株。普查结果显示,该市古树名木以樟树为主(34575株),柏木、木荷、枫香、苦槠等树种次之,形成了以遂川、安福、泰和为核心的分布格局。全市54583株古树名木已实现挂牌全覆盖。针对古树周边过度硬化问题,吉安市在全省率先开展专项整治行动。市绿委办组织5个专家组实地督查,整改范围覆盖该市1200余个乡村,有效恢复古树根系呼吸空间。泰和县为保护马家洲集中营旧址的忠烈古樟,调整大广高速改扩建线路,吉水县滨江路为古樟树“让步”,充分彰显了“工程为古树让路”的保护决心。2021年以来,全市共计投入465万元抢救复壮775株古树。
科学管护,织密保护网络。依托江西省古树名木管理系统,吉安市实现资源动态监管,每5年更新一次普查数据。实现“一树一码”智慧管理,聘请专业机构制定古树名木抢救复壮“一树一策”方案,运用土壤改良、树洞修复等技术手段,为古树复壮注入科技力量。强化责任落实,将古树名木保护纳入林长制考核,建立“林长+古树名木保护”网格化管理体系,依托全市“一长两员”队伍开展常态化巡护,将全市5.4万余株古树纳入智慧监测平台,实现“一树一档”“一树一策”精准管护。开展古树名木保险,吉州区率先为661株古树名木购买“防灾+救护”双保险,提供近千万元风险保障,首单赔付落地。永丰、永新等地跟进投保,总保额超4500万元。市公安局、市林业局联合开展“昆仑行动”“春风2023”等专项行动,依法严厉查处人为破坏古树名木违法犯罪行为。
全民参与,共筑绿色长城。吉安市连续三年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宣传周”主题活动,推动古树保护理念深入人心,实现“守护一棵树、传承一方文化”的目标。强化技术赋能,组建林业专家、乡土人才构成的专业技术队伍,开展枯枝修复、病虫害防治等专项培训,有效提升管理和技术水平。结合乡村振兴,挖掘古树名木的文化内涵。遂川县利用“千年楠木王”打造“古树下的告白”文旅IP,吸引游客超10万人次。吉州区钓源古村以古树为生态肌理,建设生态景区,实现保护与发展的双赢。遂川县“江西楠木王”、安福县“五爪樟”荣获“全国最美古树”称号,茶盘洲楠木古树群入选“全国最美古树群”,擦亮了吉安古树名木的文化名片。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