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全媒体记者谢梦丽报道:在S81修大高速宜遂段K320处,一座白色箱体静静矗立在护栏外侧。随着指令下达,箱门自动开启,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在双向车道上空20米处平稳飞行,按照预定航线开展自主巡航。这种高速公路无人机机库,为高速公路管养开启“空中视角”。
据悉,智能无人机机库宛如一座“空中哨兵”基地。机库内置自动充电、气象感知和航线规划系统,可全天候待命,通过4G/5G网络与云端平台实时互联,每个机库覆盖里程达15公里。工作人员在操作后台轻点鼠标,即可实现无人机远程一键调度、自动起降充电,构建“空中巡检+地面联动”的立体化管养网络,打造多元功能守护体系。
与此同时,无人机系统可根据不同需求灵活更换检测设备。白天使用8K超清摄像头识别路面裂缝、标线脱落、护栏损坏等细微缺陷,夜间热成像模式具备穿透雾霾、黑夜的“透视”能力,可在夜间清晰显示应急车道违停车辆等热源分布。过去人工难以抵达的高边坡、深沟区域,通过无人机的高空视角一目了然,巡查覆盖率提升至90%以上。
“接到事故报警后,无人机5分钟内抵达现场,实时回传1080P高清画面,为应急中心提供全景视角,辅助制定临时管制、分流方案。”据吉安西管理中心相关工作人员介绍,在雾天能见度差时,红外热成像巡查可识别200米外的故障车辆;冬季寒潮低温时,通过热成像扫描桥面定位易结冰路段。
值得一提的是,节假日车流量高峰时,无人机还可化身“空中广播员”,通过机载高音喇叭循环播放“车遇事故,人先撤离”“请勿占用应急车道”等安全提示,配合实时回传的车流数据,提升动态疏导保畅水平。
“过去是‘路上跑’,现在是‘屏前看’。”井冈山养护所相关负责人表示,无人机机库模式让养护人员从“高危跋涉”转向“后台智控”,大幅减少人工巡查的安全风险,同时将被动应急转化为主动预防,有效降低养护成本。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