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吉安频道  >  人物访谈
笛韵悠悠润青山——记新时代青年先锋、全国模范教师肖惠文
2025-05-30 14:32:48    来源:井冈山报
编辑:陶春霞    作者:徐瑞春
字体:   | 吉安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907960133
权威网络媒体 吉安新闻门户 热线:0796-8339418 QQ:57759270 站长:曾风(18907960133)

  初夏的赣南山区,晨雾未散。泰和县水槎乡中心小学的教室里,一曲《茉莉花》的笛声穿透薄雾,惊起竹林间的雀鸟。执笛者并非专业乐师,而是一群稚气未脱的山里娃。他们的教师肖惠文,一位扎根乡村8载的“90后”音乐教师,用一支竹笛,让600多个孩子的童年浸润在传统文化的韵律中。2025年,他荣膺“新时代青年先锋奖”,成为全国乡村教师群体中一抹亮色。

  山乡讲台上的“跨界者”

  2017年的夏天,25岁的肖惠文站在人生岔路口。从广东惠州学院音乐表演系毕业的他,本可在繁华都市延续音乐梦想,却选择回到故乡赣南山区,成为水槎乡中心小学的数学教师。

  “第一堂数学课,我在黑板上写下‘音乐公式’。”谈及初为人师的经历,肖惠文忍俊不禁。当时学校音乐教师空缺,他只能把对音乐的眷恋深埋心底。直到某日课后,他听见几个孩子在操场用芦苇秆吹奏不成调的声响,心弦猛然被拨动。

  “肖老师,能教我们吹笛子吗?”学生怯生生地请求。一周后,这所偏远小学的课程表上,悄然多出一行字:每周五下午,竹笛课。

  从“X+Y”到“哆来咪”,这场“跨界”远比他想象的艰难。音乐教室里,面对连简谱都陌生的孩子们,肖惠文将数学思维融入音乐教学:笛孔间距换算成等分线段,气息控制转化为压强实验,连音阶练习都变成“数字接龙”游戏。渐渐地,原本沉默的孩子也开始用笛声表达心事。

  竹林深处的“造梦人”

  水槎乡5万亩竹海翻涌绿浪,肖惠文却为竹笛的来源愁白了头——专业竹笛动辄数百元,对留守家庭来说堪称奢侈。2020年,他在抖音刷到杭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丁志刚的制笛直播时,猛然想到,山里有的是竹子,可以自己造!

  这个异想天开的决定,开启了“竹林学堂”的传奇。肖惠文带着六年级学生钻进竹海,教他们辨认3年生的苦竹;在10平方米的“造笛工坊”里,手把手传授校音诀窍;寒暑假远赴“中国竹笛之乡”取经,背回两大捆竹材险些误了返程火车……“笛壁厚度误差不能超过0.1毫米,调音孔位置偏差1毫米就会跑调。”在肖惠文的要求下,20余名“小工匠”3年磨出百余支竹笛。2022年,在全球直播的江西省元宵晚会上,这群山里娃与江西师范音乐学院教授邬成香为全球观众献上了合奏《映山红》。

  留守儿童心灵的“解码人”

  “音乐不是奢侈品,而是留守儿童的刚需。”肖惠文的笔记本扉页上,这句话力透纸背。水槎乡中心小学60%的学生是留守儿童,肖惠文曾目睹女孩雷倩在视频里给父母连续吹了7遍《小星星》,只因“多吹一遍就能多看爸妈一眼”。

  为此,他创立“竹韵水乡”兴趣班,带孩子们在溪畔竹林办“草地音乐会”,用废弃竹筒制作“亲情传声筒”。学生张繁宇在日记里写道:“肖老师说笛孔就像心窗,按对位置就能打开新世界。”这个曾想放弃学笛的男孩,如今立志“让中国竹笛响彻世界”。

  更深远的变化在悄然发生,泰和县青少年心理测评数据显示,水槎乡中心小学学生抑郁倾向发生率显著降低;全县文艺汇演获奖名单上,山里娃的名字逐年增多……

  “每个音孔都藏着文化密码,笛膜震颤的是千年文明的回响。”他的坚守激起涟漪效应:传承人定期进校授课,电影《音乐课》将他的故事搬上银幕……

  暮色四合,肖惠文带着学生登上观竹亭。山风掠过竹海,与孩子们的《彩云追月》应和成歌。远处,高铁列车正穿越隧道,笛声与汽笛声在山谷交响。(全媒体记者徐瑞春)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