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通讯员姚璐)为破解流动党员教育管理难题,近年来,峡江县桐林乡立足实际、精准施策,在健全“组织链”、优化“教育链”、提升“服务链”、延伸“作用链”上下功夫,有效提升流动党员教育管理质效。
健全“组织链”,确保每个党员“不流失”。压实工作责任。坚持“支部一张表,党委一本册”,采取“党委专管、支部包联、季度更新”的动态管理办法,建立健全流动党员信息台账,切实做到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时间、流动地点、从事职业、联系方式“五个掌握”。全面摸排底数清。建立乡村两级联动摸排机制,全面掌握流动党员基本情况、流动去向等信息,做到情况清、底数明。落实“1+N”联络机制。确保每一名流动党员都有一名党支部委员联系服务,掌握流动党员动向和情况,做到流出时“领路”、报到时“牵线”、回乡时“助力”,增强流动党员的归属感。目前,全乡共有流出流动党员78名,23名支部委员与其结对联系。
优化“教育链”,确保每个党员“跟上队”。抓好线上“云学”。充分利用“学习强国”等网络平台,流动党员连心微信群等网络阵地,开展线上“三会一课”、主题党日等活动,定期推送学习内容,方便流动党员随时随地“充电”,今年累计推送学习资料320余份。抓好线下“补学”。利用节假日返乡“窗口期”开展“集中补课”,通过召开党员大会,安排支部书记讲党课,集中观看警示教育片等,以现场教学、交流研讨、重温入党誓词等方式为流动党员“充电赋能”,确保流动党员“务工不误学”。今年以来,开展线下“补学”4次。
提升“服务链”,确保每个党员“心里暖”。针对流动党员“离家远、难融入”等问题,建立“五个一”关怀机制,即为每名流动党员确定1名联络人、赠送1份“红色礼包”、寄送1封“慰问信”、开展1次交流座谈会、解决1件实际困难,让流动党员在外感受到“家”的温暖。强化内外联动,流动党员外出期间,乡党委安排属地村“两委”干部定期走访其家属,帮助解决“留守子女”教育管理、“空巢老人”生活照料等实际困难,解除外出流动党员后顾之忧。今年累计走访家属50余人次,解决困难20余件。
延伸“作用链”,确保每个党员“有所为”。鼓励为他乡出份力。鼓励流动党员亮身份,主动到流入地报到,积极响应流入地党组织号召,主动参与流入地基层治理、政策宣传等社会实践活动,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号召为家乡作贡献。抓住春节、清明等返乡时间节点,组织开展“雁归座谈会”“我为家乡发展献一计”等活动,鼓励流动党员分享“务工路”、畅谈“致富经”,为乡村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社会治理等方面提供意见建议,截至目前,共收集意见建议30余条,招商引资线索3条。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