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形势,社会工作面临新任务新挑战。
2024年6月,在新一轮机构改革中,市委社会工作部正式组建运行。一年来,吉安市抓重点、攻难点、通堵点,全力推动吉安社会工作稳健起步、良好开局。
凝“新”向党,新兴领域党建工作破题见效
高温天气,送完午餐时段的最后一单,满身是汗的外卖小哥郭军,就近来到市中心城区城北加油站暖新驿站淋浴间冲了个凉,顿时感觉浑身清爽,“累了乏了,能歇脚,还能冲凉消暑呢!”一年来,吉安全面布局打造的暖新驿站,免费提供饮水、充电、休息等服务,让新就业群体心头“暖暖的”。
近年来,吉安市新兴领域蓬勃发展,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如何团结凝聚好新兴领域群体?
两新工委职能划转后,市委社会工作部坚持系统思维,推动建立两新工委运行机制、行业协会商会改革发展联席会议机制等工作机制,构建“地方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统筹协调、社会工作部门指导推动、行业部门各负其责、街道社区(园区)属地管理”工作链条,压实行业主管部门“管行业就要管党建”责任,不断提升新兴领域党建工作质效。
一项项扎实举措,记录着一个个坚实步履:
强攻坚,摸底数。大力实施新兴领域党建工作“两个覆盖”集中攻坚行动,全域摸清党建工作底数,确保“不漏一家,不少一个”;
强覆盖,抓链条。锚定有形有效,紧扣“整园推进”,发扬“支部建在连上”优良传统,紧扣电子信息首位产业,大力实施产业链党建“红链行动”,围绕政策对接、供需对接、研发对接等方面开展集中服务,引导各类资源向产业发展一线汇聚;
强引领,抓管理。持续推动“双向进入、交叉任职”和“一肩挑”,抓好行业协会商会负责人人选审核和任职管理,推动178家行业协会商会实现“一肩挑”;
强阵地,抓服务。市县一体布局、同步推进“吉先锋”暖新城市建设,在市中心城区布局新建1个新就业群体市级党群服务中心、5个暖新(城市)驿站、N个微型驿站,推动形成“1+5+N”暖新服务矩阵,在县(市、区)推动建成14条暖新街区、9个暖新景区、199个暖新小区、172个暖新驿站,并加快推进暖新通智慧平台建设,大力开展暖新系列活动,着力解决新就业群体急难愁盼。
“峡客行”货运物流党建服务平台建设,入选2024年度全国百个新兴领域党建创新案例;螃蟹王国科技有限公司入选全国新电商发展创新案例……新兴领域发展到哪里,党的建设就跟进到哪里。新兴领域正为吉安高质量发展源源不断注入“新”力量。
夯基固本,党建引领基层治理效能提升
“有问题,马上就解决。”吉州区老旧小区后山小区的网格员赵春兰,在“入户听诉”时得知小区东面和北面围墙年久失修存在安全隐患,马上报告社区发动网格员和业委会成员挨家挨户征求意见,不到1个月就拆除了危墙,还顺应民意新修了停车位、加装了充电桩,赢得群众点赞。
一件小事,全局缩影。吉安市充分发挥网格化管理在基层社会治理中的基础性作用,既优化城乡网格员设置,规范以“1名网格长+1名专职网格员+N名兼职网格员”的模式建设网格治理队伍,全面配齐城市社区专职网格员1473名;又规范网格事项清单和网格员职责清单,常态化开展党员干部、网格员“入户听诉”,“一户一档”建立民情档案,划分“红、黄、绿”三个风险等级,分层施策,定期走访,及时疏导化解矛盾纠纷。
充分发挥党建引领基层治理协调机制作用,多措并举,提升基层治理效能:
——推行“吹哨报到”机制。在全市224个乡镇(街道)全面推行“街乡吹哨、部门报到”协调响应评价机制,在吉水、永丰、泰和等地先行先试探索将“吹哨”事项嵌入“12345”热线平台,形成“转办、交办、督办、反馈、评价”闭环管理。目前,全市乡镇(街道)累计“吹哨”186次,乡镇(街道)评价满意率98.7%。
——巩固深化减负成效。建立健全村级组织减负工作严管严控长效机制,在全市村(社区)党群服务中心全面推广“4+2+1”挂牌模式,实施“清墙净墙”挂牌整治行动,持续用好14个市级基层治理观察联系点防反复,确保减牌不减服务。同时,全面启动村(社区)依法履职工作事项、协助政府工作事项“两张清单”编制,平均优化精简村级组织事务50余项,让基层干部有更多时间和精力服务群众。
——建强社区工作队伍。实行每月一调度,每年由市级统一组织招考进行补充,稳定每万城镇常住人口拥有社区工作者达到18人。从“选、育、管、用”四个环节加强对社区工作者规范管理,探索建立村(社区)网格员培训、管理、考核、奖惩激励机制,有效激发网格员干事动能。
一组数据,凝结着智慧与汗水:通过网格员“入户听诉”,已累计收集群众问题3.18万件,累计办理问题2.79万件,基层治理效能不断提升。
共建共享,凝聚服务群众工作向深向细
“永丰永红·有爱无孤”志愿服务项目,“一对一”精准帮扶115名孤困儿童健康成长;“老友记”志愿服务项目,为孤寡老人提供一对一长期陪伴与支持……细心的人会发现,吉安的志愿服务项目越来越精准、精细,志愿者在基层治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合人民建议征集工作开展,全市聚焦发展所需、民生所盼,广泛汇聚多方资源力量,以3.2万名党员干部“吉先锋”志愿服务队伍为核心力量,着力打造“吉先锋+社工+志愿者”服务模式,探索志愿服务有机嵌入基层社会治理新路径。
——成立联合会强管理。突出统筹管理,先后成立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联合会、市社会工作和志愿服务行业(综合)党委,将全市社工机构、志愿服务组织和志愿服务业务主管部门等志愿服务资源力量纳入联合会全面统筹,实现协调推进、资源共享。今年学雷锋志愿服务月,统筹6.2万余志愿者开展22类志愿活动480余场,服务群众20万余人次。
——建设枢纽平台强培育。发挥市社会组织培育发展创新基地枢纽型社工机构作用,培育孵化扶老助老服务、关爱儿童服务、社区建设服务等七大类社会组织200余家,助力全市32家社工机构和110家志愿服务组织高质量健康发展。建立“吉先锋”志愿服务项目孵化基地,培育优秀志愿服务项目。去年,吉安市志愿服务项目在全国青年志愿者项目大赛中斩获1金1铜。
——壮大两支队伍强支撑。聚焦社会工作者队伍,将“健全社会工作体制机制建强社会工作者队伍改革”纳入市委重点改革项目攻坚推进,打出“设考点、广动员、强宣传、重激励”组合拳,今年首次在吉安设立全国社工职业资格考试考点,吸引8157人报考,创历史新高,并与南昌大学等院校合作,充实吉安市社会工作专家人才库。聚焦志愿服务队伍,推动组建“吉先锋”党员、青年、银发等14类志愿服务队伍近万支,实现村(社区)志愿服务队伍全覆盖,已注册志愿者82.3万人。
吉水“城市社区精康人士家属互助之家”项目,致力促进精康患者与家庭全面康复;峡江“焕新颜,筑新家”服务项目,为残障人士提供日常生活慰问和照料……当志愿服务与社区需求、群众需要深度融合,志愿小服务有效解决群众大问题。
一年耕耘一路歌。紧扣中心大局,全市社会工作系统正凝心聚力,以实干为笔,以担当为墨,共同书写吉安社会工作发展新答卷。(蒋阿平)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
1、本网所载的文/图等稿件均出于为公众传播有益资讯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我们不对其科学性、严肃性等作任何形式的保证 。如其他媒体、网络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须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
2、本网站内凡注明“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均属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均属“大江网(中国江西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站协 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本网站原创内容版权归本网站所有,内容为作者个人观点,本网站只提供参考并不构成任何商业目的及应用建议。 已经由本网站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大江网(中国江西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3、凡本网站转载的所有的文章、图片、音频视频文件等资料的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本网站采用的非本站原创文章及图片等内容无法一一和版权者联系,如果本网 所选内容的文章作者及编辑认为其作品不宜上网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用电子邮件或电话通知我们,以迅速采取适当措施,避免给双方造成不必要的经济 损失。
4、对于已经授权本站独家使用提供给本站资料的版权所有人的文章、图片等资料,如需转载使用,需取得本网站和版权所有人的同意。
※联系方式: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电话:0791-8684903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