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江西网吉安频道
集团报刊江西日报 信息日报 江南都市报 新法制报 大江网 新参考文摘 赣商杂志 都市家教 报刊精萃 地市频道南昌 九江 景德镇 赣州 新余 上饶 吉安 抚州 宜春 萍乡 鹰潭
您当前的位置 : 大江网(中国江西网)  >  吉安频道  >  教育
吉安:探索“非遗传承+现代职教”特色发展新路径
2025-06-28 22:14:00    来源:大江网
编辑:周梓维    作者:曾庆扬
字体:   | 吉安论坛 | 评论(
新闻热线:18907960133
权威网络媒体 吉安新闻门户 热线:0796-8339418 QQ:57759270 站长:曾风(18907960133)

  大江网/大江新闻客户端讯 记者曾庆扬报道:在世界技能大赛艺术赛道的领奖台上,他们捧起了熠熠生辉的奖牌;在中国(深圳)国际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上,他们带来的“井冈创意非遗设计”系列产品,斩获了银奖;在今年首届全市民间工艺美术大师评选中,龚芸和徐君两位老师分别获评民间工艺美术大师和民间工艺美术名人……这些闪耀时刻,正是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探索“非遗传承+现代职教”特色发展路径的生动注脚。

团队合影

  深耕庐陵美学沃土让非遗技艺在校园焕发新生

  吉安,这片文化底蕴深厚的土地,孕育了精彩绝伦的传统文化。其凝练的宋代美学风骨,是“天人合一”哲学的具象表达,更是千年匠心的活态传承。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以吉州窑、新干剪纸、吉安县鲤鱼灯等本地瑰宝级非遗项目为切入点,与吉州窑博物馆、吉州窑艺术研究院、市县级文化馆深度合作,将非遗“活水”引入校园。学校将吉州窑陶瓷烧制、传统剪纸、鲤鱼灯制作等技艺,成功转化为《陶瓷釉下彩绘技艺》《剪纸贴花工艺实践》《扎染蜡染》等模块化特色课程。学生们不仅学习“鹧鸪斑”“兔毫纹”等传统纹样的精妙创作,更积极探索将这些承载“吉安美学”基因的元素融入现代设计语言。学校四名教师荣膺首届吉安民间工艺名人(大师)称号,学生非遗鲤鱼灯表演队成为地方文化活动的“常驻明星”,多次受邀展演。

  该校创作的散文集《吉美约定》获得江西省艺术基金支持,其联合编著的中英双语版《吉州窑美学》专著即将由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推出,为跨越时空的吉安民间传统美学搭建起国际化的传播桥梁。

首届民间工艺现场制作评选活动现场

  深化产教融合专业链精准对接产业链

  走进学校的“非遗产品设计工坊”,艺术设计类专业的学生们正与专任教师和来自企业的导师并肩协作,共同创作出一幅幅精美的图样。学校借鉴先进经验,致力于将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脉搏同频共振。师生团队深度参与本地箱包产业升级,为多家企业提供外观设计服务,其作品因融合地域文化特色与现代审美而备受青睐。同时,依托实训基地,模拟真实生产环境,使学生的实训成果能够直接接受市场检验,打通了从课堂学习到产业应用的“最后一公里”。这种深度融合,不仅提升了学生的实战能力,更直接服务了地方经济发展,实现了职业教育与区域产业的共赢。

签订友好合作协议

  构建开放交流生态引智借力拓宽视野

  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深知“开门办学”的力量,积极搭建多维交流推广体系,为师生打开更广阔的视野。

  邀请哈尔滨工业大学邵郁教授深入实训大楼现场指导创作;聆听井冈山大学韩国籍教授柳时浩“寻根之路——中华文化艺术”的专题讲座;聘请深圳职业技术大学杨世儒、周汉新等专家为客座教授,定期开展深度交流。这些来自学界和业界的顶尖智慧,持续为学校的非遗传承与创新注入新活力。同时,还积极向外推介吉安艺术特色,与深圳市博伦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共享优质教育资源与经验。同时,鼓励教师走出校门,与当地箱包、文旅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共同研发兼具时尚视角、生活实用性及深厚文化底蕴的“非遗+”文创产品,让传统技艺在现代生活中焕发新光彩。

  从世界技能大赛的荣耀之巅,到深圳文博会的聚光灯下;从沉浸着历史回响的非遗工坊,到跃动着创新脉搏的企业车间,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的师生们用双手和智慧书写着答案:职业教育,绝非教育的终点站,而是匠心筑梦、成就卓越的另一条璀璨路径。井冈山应用科技学校的实践,正是现代职教体系如何赋予“匠心”以时代新内涵的鲜活样本——让古老的吉安美学,在青年学子的指尖传承不息,在现代产业的土壤中开花结果。

订江西手机报:电信、联通用户发短信JX到10626655,移动用户发短信JXB到106580009,3元/月
相关新闻
网友留言